分卷阅读516(2 / 2)
希特勒所加入的“德意志社/会/主/义/工/人/党”便是在1933年德国大选中胜
出,时任党魁的奥地利人一跃成为德国的实权领袖。
商议再三,还是决定采取英国的选举制度,首相不跟执政党是同一党派会非常麻烦。比如美国政府内耗严重,国会多数党如果跟总统不是同一党派,总统想要的政令往往很难通过,或是需要大量幕后博弈,严重影响办公效率。
但又遇到了麻烦:年轻陛下不属于任何党派,她也不能参加任何党派,不然会严重影响该党派。目前陛下的民调支持率非常高,居然高达95%以上,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极少出现的情况。
大臣们在建国之前便一致同意了,年轻陛下至少要掌权10年。他们都明白新俄国正在走一条从来没有人走过的路,君主是国家的最高元首和实际统治者,但又有上下议院,所以既不是君主中央集权制度,也不是君主立宪制度,更不是共和民主制度。
他们商议的选举制度接近欧洲的选举制度,但实际上更接近美国政府结构,总统大权独揽,但要接受国会(上下议院)的约束。
于是《俄罗斯帝国选举法》就成了一项很特别的法律,它规范了俄国的选举制度。同时又颁布了一条宪法的修正案,规定帝国的首位君主叶卡捷琳娜三世陛下将担任至少20年的最高元首。
至于陛下退休之后是否由皇储接替成为最高元首,没有明确规定。实际就是留下了非常灵活的可操作空间,或者以后有了更好的想法还可以颁布另外一条宪法的修正案。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页?不?是?????????ē?n?Ⅱ?0??????????o???则?为????寨?佔?点
君主立宪制也很不保险,欧洲现存王室越来越少,一战打没了好些帝国和王国,二战也将导致一些王国灭亡。各国群众会发现,原来没有王室也可以。
凯瑟琳是觉得自己有点逆流而上了,一点也不进步。
她现在是同意了帝制,但以后也不排除废除帝制的可能性,这可能叫“陛下何故造反”吧,也挺有意思的。
从帝制迈大步进入社会主义制度也不是不可以,或者换个名字,不,其实想要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并不需要真正摆脱帝制的外壳,也不需要真的有个社会主义执政党。要看怎么做、执行什么样的政策。
俄罗斯帝国第一次全民普选将在明年3月进行。
*
之后又讨论了医疗制度,准备在大选选出下议院后进行医保制度的商议,医保制度很花钱,因此要跟税收制度挂钩,不然国家没钱搞什么医保呢?美国至今没有完善的国家医保体系,就是因为太花钱了,每一任总统都不太想碰这个问题。
按照凯瑟琳的想法,医保资金将由三方构成:国家出资1/3,企业出资1/3,个人出资1/3。但具体要怎么做,还需要经济学家的参与。
还有养老金制度,这倒是有现成的案例可以学习,欧美各国都已经有相对成熟的养老金制度了。通常采取基金方式,大公司会制订很不错的员工养老金制度,员工薪水的一部分将进入养老金基金池,企业再出让一些剥削而得的剩余价值,构成基金池的基础,然后这项基金会进行一些金融投资、取得更多的利润,用以支付退休员工的养老金。
但问题是大企业也有可能倒闭、破产,金融投资也会亏本,里面的可操作空间太大了。
解决方案还是需要国家出手监管,这部分仍然需要经济学家的参与。
凯瑟琳在哈佛是学习了一些经济方面的课程,但又不是专门学经济的,因此现在还需要找个经济学家为她上课。
*
好累呀!
但也成就感满满呢。
*
绿岛。
这个小岛终于有了名字,也迎来了大改造,从高原运来几百吨营养丰富的土壤,洒在整座岛屿上,因此岛上可以种植树木和花卉了。
所需的浇灌的淡水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