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96(1 / 2)

加入书签

大学,校名就叫俄罗斯国立大学;之后再逐渐建立更多的大学,理工科大学、医学院、艺术学院等等。

凯瑟琳心中一动:或许可以让丈夫主管建立大学这一块,既能让他有自己的事业,教育方面又不涉及政治权力,可以避免他干着干着就心大了。

唉,难呀!

几位叔叔、表姐夫都反对她的丈夫有政府职位,问就是你看哪家王室的王后有工作的?啊,这不是其他王室现在都是君主立宪制了吗?吉祥物想要掌权也不可能。

叔叔和表姐夫担心这个温莎家的男人将来野心爆棚,这种顾虑倒也是对的,都是为她着想。她也认为丈夫当好贤内助、好好教育他们的孩子就行了,但这不是一个绝好的工作吗?

当然,现在不会告诉他,还需要考察考察他,看看他是否能安于现状。

她的问题就是能信任的人太少,家底儿太薄啦!

*

凯瑟琳在准备7月份去华盛顿的事宜。重点是跟罗斯福谈条件,用超级武器的资料换取美国的援助,不走《租借法案》,而是单独的援助资金。

提供美国一处岛屿修建军事基地,如此美国就能在最近的距离“监控”智利阿根廷两国。海外军事基地更多的也是“震赫”作用,凯瑟琳想不出来美国对俄罗斯帝国发难的理由,这片领土经济价值不高,战略价值更低。除非以后发现了什么不可或缺的天然资源,美国政府都不会想要搞事。

凯瑟琳准备到二战之后,大概1950年吧,再雇佣一支地质勘探队到巴塔哥尼亚高原全面勘探一次。地质勘探受限于科技,不是只勘探一次就能定终身的,因此每隔10年重新勘探很有必要,没准若干年后就能勘探出宝藏来了呢。

第347章

整个国家没有多少自然资源是很头疼的一件事情,缺乏资源,很多工厂就必须依靠进口原材料来维持生产。可能最不用头疼的就是不可或缺的食盐吧,基里尔大公刚到罗马岛便让人办厂生产海盐,大西洋暖流使得罗马岛附近的海水干净又含盐量高,目前俄国生产的食盐足够满足国内民众需求,除了囤了一些战略物资之外,至少一半的食盐用以出口。当然,也走的高端路线。不过食盐就是食盐,再高端也贵不到哪里去。

又看了阿列克谢带回来的其他资料,这半年他也不是只干了一件事情,还很机智的汇总了德国目前各方面的信息。

德国占领了大半欧洲,除了掠夺自然资源之外,还从工业发达国家比如法国、捷克这样的国家搬迁工厂、机床,机床可是“奢侈品”,处于德军铁蹄下的企业主哪敢说个“不”字!

数以十万计的机床搬回德国,德国目前开始面临技工短缺的问题了。不仅技工短缺,普通流水线工人也紧缺,适龄青年男性不是在前线就是在新兵营训练中。但德国居然神奇的还没有开始全民总动员,没有释放另一个性别的生产力。

德国的解决办法是从被占领区征召工人。

凯瑟琳:你们闹呢?

难道你们德国人不知道这些工人里一定肯定绝对会有抵抗组织的人?欧洲各国几乎都有共/产/党,虽然被打压了但没有死绝啊!

啧啧。

关于德国至今仍然没有开始战时总动员的问题,阿列克谢总结各方面的说法,认为可能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德国高层不认为这场战争会是消耗战(凯瑟琳锐评:实属盲目自信了),第二是上层阶级也就是有钱人反对全民总动员。

于是德国妇女仍然只管当个贤妻良母就好,出生人口数量居然下跌不多。

德国经济稳定,群众情绪稳定,也就是之前伦敦大空袭英国空军报复轰炸柏林让柏林群众担惊受怕了个把月,之后RAF只能自保本土,德国本土仍然是安全的。

阿列克谢的主观能动性真的很强,她压根都没有想到让他收集德国本土的情报,他却能主动观察、收集各方信息。只能说他能在24岁升任少校,绝对靠的是自己的能力。

另外一份报告是党卫军部队在苏联被占领土上大肆搜刮奇珍异宝和珍贵文物。打下列宁格勒后,冬宫夏宫叶卡捷琳娜宫等皇室宫殿劫掠一空,也就彼得保罗大教堂情况好一点,未受破坏。

凯瑟琳好生气:那本该都是我的!

她十分悻悻:幸好提前弄到了琥珀屋,不然那真是一点没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