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5(1 / 2)
发来的信件、邮包、电报、电话,都从此处中转;有发报员、接线员、邮递员等等,还有正副局长,局长是俄罗斯新移民,其他员工就近从本地招募,也是提供了工作岗位,阿根廷当局大开绿灯。
电报电话的好说,报纸滞后至少2天,美国报纸大抵是从迈阿密走空运到巴西、阿根廷,再从阿根廷空运到新罗马市,成本高昂。
*
苏军真是拉胯!
凯瑟琳十分无语:你们怎么回事?!
你们可别真的丢了莫斯科呀!
美国有一些战地记者想办法跟着德军前线部队走,拿到第一手资料,德国似乎也不介意美国记者报道前线战事。从政治家的角度来看,德国的一系列反应实际都是环环相扣有迹可循的。
就从敦刻尔克大撤退说起吧,英国成功撤回20多万士兵,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然连同阵亡、被俘,英国一下子损失30多万军队,本土防御力量势必严重不足,防卫压力会大到不可思议,民
心溃散,失败主义、投降主义必定大行其道,更别提能撑过后面的大空袭了。
虽然敦刻尔克罗斯福没有答应支援舰队,但之后没多久,伦敦大空袭开始,罗斯福也着急了;于是赶着《租借法案》通过,急忙利用《租借法案》借给英国50艘即将退役的巡洋舰。
丘吉尔十分高兴,在BBC电台公开宣布这个消息,引发后续一系列反应:德国感到焦虑,担心美国参战,于是便跟意大利、日本达成同盟,去年9月签署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又称《三国轴心协定》。
此举被认为是在向美国施压:别闹老弟!
因此日本在太平洋地区开始准备搞事,除了想趁法国投降之后对东南亚殖民地无力控制、英国没有兵力维持东南亚殖民地的统治捡漏,还有牵制美国注意力的另一层目标。
日本已经在中国东北经营数年,陈兵数十万,被认为或有可能从西伯利亚地区突入苏联境内,因此苏军不得不分兵驻守西伯利亚。希特勒认为日本是个有利盟友,给了它盟友地位。
而美国的态度呢?美国不会希望日本全面占领中国,那样就太危险了。中国羸弱,但日本不羸弱呀,美国不希望亚洲地区再出现一个面积人口都很强大的国家。
那么现在就可以“说服”美国利用《租借法案》,加大对中国的援助,牵制日军,这属于“顺水推舟”的事儿,一定可以达成!
第304章
至于刺杀罗斯福……说实话,当你稍微了解一下肯尼迪遇刺案,就会发现,现在想杀个美国总统并不难!
没想到吧,杰克?还没有发生的你的刺杀案有可能引发另一桩美国总统遇刺案,怎么不说是一种“能量守恒”呢?罗斯福没几年就会死,如果他死了,也许你就不用死了?
现在刺杀罗斯福,还能推到那些孤立主义坚信者的头上,完美!
等到珍珠港事件之后,孤立主义者也都会被迫转为复仇主义者,那时候就晚了。
凯瑟琳很难下定决心,毕竟……兹事体大,非常有可能改变历史进程,到时候那就又是一条时间线了。
她可不想进入《高城堡里的男人》的世界。
*
叶卡捷琳娜湖结了冰,罗马岛的冬季有零下十几度,足够封住湖面。
从宫殿的落地玻璃窗望向湖面,一片白茫茫。
低矮的山丘都被白雪覆盖,看不见一丝绿色。夏天能够反映蔚蓝天空的湖水也失去了颜色,只有一眼望不到头的冰面。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南美亦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