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26(1 / 2)

加入书签

人场合她是阿拉斯泰尔王子的妻子、温莎家族的一员、国王的表亲。

乔治国王没有发觉,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将小表妹视为长女最好的学习榜样,从他登上王位的那一天开始,他便致力将莉莉贝教育成优秀的王位继承人,距离最近的奥莉娅自然成了最佳样板。他还让莉莉贝给奥莉娅写信,请她推荐适合的书籍。

奥莉娅很认真的回信,随信还派人送来一大堆书籍。莉莉贝的阅读量猛增,还经常跟AuntOlya通信。

他想念仍然待在巴尔莫勒尔城堡的两个女儿,妻子和母亲都不同意她俩现在就返回伦敦,一定要等到伦敦真正安全(指德军不再轰炸伦敦)才能让她们回来。巴尔莫勒尔城堡还住着肯特公爵的两个子女,如果国王与两个弟弟全都遇难,这四个孩子就是英国王室的未来。

*

德军飞机似乎放弃了继续轰炸伦敦,虽然还有零星的针对其他工业城市的轰炸,但伦敦没有新的炸弹落下。从去年8月底开始的大轰炸似乎终于结束了。

一周过去,又过了一周。

仍然每天坚持巡视伦敦的国王夫妇心中的压力减轻了:有消息说德军停止轰炸伦敦,是因为飞机损耗过大,希特勒很恼火;另外的消息则显示德军即将进攻苏联。

实际不光是国王,首相丘吉尔也数着日子,想知道德国到底何时才会进攻苏联,为此丘吉尔可没有少下功夫,频频联系莫斯科,旁敲侧击的鼓动,希望史达林能先动手,好缓解英军在北非和地中海战场的压力;史达林这个无耻混蛋只会敷衍他,问就是要求英国给枪给飞机给食物,否则免谈。

气得丘吉尔在唐宁街10号跳脚大骂。

战争来势汹汹,地主家也没有余粮,要不是美国加拿大通过了《租借法案》和《援助法案》,源源不断送来粮食,他都要养不活国民和军队了。

苏联也没有那么揭不开锅,他们的大清洗搞的不错,居然硬生生弹压住下面,这几年苏联的收成都还不错,远不到要朝别国伸手的地步。史达林就是占便宜没个够,贪婪的西伯利亚棕熊!

丘吉尔也预订了奥尔加皇储的书,他认为皇储的看法跟他不谋而合了,如果这次战争没有打垮/拖垮苏联,那么苏联就会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会是英国的头号敌人。毕业论文的篇幅有限,也不需要提供解决方案,而身为英国首相的他,就要考虑到强大苏联崛起之后,英国要如何重新建立世界秩序。

法国令人意外的光速投降后,他便知道法国这个宿敌是靠不住了,今日的投降,只会让法国退出强国之列。所以英国无论如何都不能投降,哪怕被敌人入侵本土,也一定要战斗到最后。如果赢了,英国还有机会再次崛起;如果输了,或是投降,世间只怕再也没有“大英帝国”。

如今可靠的盟友只剩下美国。 w?a?n?g?址?f?a?布?Y?e?ì???μ???é?n????????????.???o??

*

凯瑟琳正在准备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将她的答辩放在第一个,时间是6月2日,星期一。

文科的论文答辩相对理工科来说不是很难,熟读论文,了解教授们会从什么方向提问,大概就差不多了。乔传授了一些过答辩的诀窍,凯瑟琳表示你说的很好。

小乔这两年变了许多,变的更沉稳了,更像“小爸爸”。

法学院实际是硕士,但拿到学位证后会是“法学博士JD”,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提咖。再往上攻读,基本就是法律理论了,学位也是“法学博士J.S.D”,出路不是做研究就是当教授。词组不同,缩写不同,但都是“Doctor”。

念法律把乔念的苦不堪言,课外阅读量高得离谱。

他和比约恩虽然是同届,但方向不同,比约恩侧重经济,他侧重刑法,选课不一样,因此并不是总在一起上课。

“罗斯玛丽怎么样了?”凯瑟琳问。

“她……”乔苦恼的摇头,“不太好。父亲听说了一种脑前额叶手术,据说可以治疗她的……疾病。我不懂医学,我说不好。人的脑子是最重要的部位,我不确定她的情况是否适合动手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