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6(2 / 2)

加入书签

飞机制造业?她所知道的巨头就是波音公司了,赶在二战前改建飞机生产线是可能的,但要打造另一个飞机制造业巨头,太难了,不是她的长项。此项是快钱,快进快出,二战打完后钱也赚到了,转手把工厂或生产线一卖,又是一笔钱。

其他的?她挠头,想不到了。或者说能想到的项目都是小打小闹,已经不被她放在眼里。

跟人合伙开公司?对不起,她谁都不相信。包括肯尼迪先生,她都只想让他当自己的金融投资顾问,而不想跟他合伙、分红。

至于两位年轻的肯尼迪?她很怀疑他们能支配多少钱。100万?500万?不能再多了。

杜邦?马克西姆应该有点钱,但也不会比乔的信托基金更多。

带他们玩吗?她也不愿意。

她又把主意打到了慈善基金会上。

现在慈善基金会的

相关法律相当的不健全,漏洞极多,想要挪用慈善基金会的钱居然是极为容易的事情,因为极少有人会查账。

她的“先天条件”比别人优越得多,她有俄罗斯帝国最后继承人的地位,吸纳善款比其他基金会肯定要快得多。她只需要拿出其中的一小部分资金做慈善,然后利用传媒宣传宣传,人们只会盛赞她人美心善,根本不会想到要查账。

她便可以将大部分资金抽出来买工厂买生产线。这个时间不能太早但也不能太晚,明年开始比较合适。至于工人的招募就更简单了,先招募一批熟手,开高薪,然后就可以大批招募新手,让熟手老带新,再开设培训班,工人的熟练度问题顶多只需要3到6个月培训加实习就够了。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现有的“奥尔加慈善基金会”她要从德米特里手里拿回来自己控制,再设立一个新的基金会,专门用来骗钱啊不,进行原始积累。

现在搞什么环境保护啊、动物保护啊都还太新潮,就用救助难民的名义,人命嘛,总归还是占据了道德高地的。

最近合适的就是西班牙内战了,战争一起,最遭殃的就是普通人,成了战争的牺牲品。战争本身她也没那个本事掺和,但救助一些普通人也不是做不到的。她可以在西班牙邻国葡萄牙设立难民营,救助西班牙群众的同时,还可以塑造她心怀天下的光辉形象。

到时候谁不赞美她胸怀大义有王者风范呀!

*

说干就干!

凯瑟琳叫了律师过来商量设立第二家慈善基金会的问题。设立基金会要在市政府报备、去银行开设对公账户、建立基金会办公室等等,难度其实并不大,甚至可以说很简单,顶多跑个几天就能完成。

新基金会的名称有点难,凯瑟琳要秘书谢苗去市政厅和大都会图书馆查阅资料,惊讶的发现,目前全世界都没有一个正规的大型的难民救助组织。上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也只有各国教会承担了一些难民救助的工作,各国红十字会主要负担伤员救助工作,和一部分难民救助工作,整体来说,难民救助工作既缺乏组织性系统性,也不长久。

这不是天助我也吗!

凯瑟琳狂喜:这业务还能开展到欧洲去!

嗯,那就先把“国际”这个名头用上。

她很喜欢“无国界医生”的名字,那么就把“无国界”也用上。

但“国际”和“无国界”似乎冲突了。

最后定名为“无国界救援基金会BorderlessRescueFoundation”,不用“难民Refugee”而用“救援Rescue”,是不把业务范围局限在“难民救助”上,更灵活。

“奥尔加慈善基金会”主要业务范围是俄罗斯流亡者和移民,跟“无国界救援基金会”业务区分开。

两个基金会的法人代表都是奥尔加米哈伊洛夫娜罗曼诺娃。

无国界救援基金会于1936年10月10日在纽约市政厅注册成立。

当天,位于上东区的圣米哈伊尔宫门外又添一块黄铜铭牌:无国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