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25 章 · 服务站(1 / 2)

加入书签

第125章·服务站

白板上最先被投屏出来的是一张地图,地图的边缘部分用确定的实色表示了出来,内部则是不确定的、深深浅浅的灰色。

这代表着联盟目前对罗刹海乡的探索程度。

罗刹海乡是一座聚合型污染域,囊括了佛城与其周边大大小小的污染域。

佛城是罗刹海乡的本体,也是她们此行的目的地。这座城市总体的形状偏狭长,如一叶小舟。

薛无遗想起游乐园里获得过的信息,佛城曾经被称为“方舟之城”,不知道和它的形状有没有联系。

邢万里发送给她们压缩的文件包,里面是对地图上实色部分的详细说明,包含着曾经的先遣部队的探索记录。

薛无遗才看了几页就觉得脑袋发晕了,罗刹海乡是不同污染域的叠加,没准在里面走几步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污染域。

“关于资料,你们有看不明白的都可以问。”许问清站在邢万里身旁,补充开口。

她不再是平时的风衣打扮,眼镜也摘了下来,穿着军装少了几份文气,多了几分锐利。

“我其实一直有个疑惑。”薛无遗第一个举手,“联盟如何确定佛城就是罗刹海乡的本体?”

她现在见过的明确有本体的污染域是桃花源,它的本体和污染域分体是书本与其中故事的关系。

可佛城和它周边的区域都是“城市”,为什么能确定谁更主要、谁更次要?

“好问题。”许问清赞许地说,“佛城能被确定为主体,一是因为它的地理方位在核心——所有的周边污染域,都对它呈现环绕姿态,有向它聚合的趋势,如同朝圣。”

“朝圣”是个很“许问清”的形容,很文学性。

薛无遗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幅画面,佛城是高高矗立的庞大黑色城市,周围的污染物们对它顶礼膜拜。

“二则是因为,它本身就自带着强烈的暗示性……要我来比喻的话,人类身处罗刹海乡,就像鱼身处河流中。你只要站在那里就会知道,水流从何处来。”

许问清停顿了一下,“一位士兵形容过:‘每一个人类,只要亲自感受过那种强烈的污染性,就会确信,佛城一定是一切源头。’”

李维果摸了摸下巴:“好玄奥……”

“我们都在教科书上学过,佛城并不是一开始就现世的。从2110年开始,有一些时间线混乱的污染域断断续续析出,我们称其为‘罗刹海乡’。在那个时候,我们观测到的‘洋流’毫无秩序,混乱不定。”

许问清在光屏上点了一下,地图上出现很多蓝色的箭头,像没有头领的鱼群般无规律游动。

“直到2148年,一个巨型污染域浮出,所有碎片的污染域都开始向它聚合。”

地图上的蓝色箭头有了朝向,全部都指向中央。

薛无遗望着那密密麻麻的“朝圣鱼群”,有点起鸡皮疙瘩。

她们这几天还被科普了联盟观测到的最新情

小兵,还是【小队指挥】,除此之外还登记了个【副指挥助理】的军衔。

她不知道这个岗位到底有什么用处,反正是挂在副指挥下边的。

特别行动部队的总正指挥是萧主席,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总副指挥那一栏则是【保密】。

萧主席在新闻里说了这次的副指挥是人类,大家众说纷纭猜了好半天,结果最后她根本没有公布那位神秘指挥的身份。

薛无遗到现在也没见过自己的顶头上司。

顺带一提,莉莉丝这次的职位也是【副指挥助理】。

薛无遗觉得莫名喜感,她现在是真和莉莉丝平起平坐了。

接下来的一路上,她们都得熟悉罗刹海乡的资料,努力记住那些被前辈们记录在案的污染域。

薛无遗阅读速度很快,而且记性好,一目十行就看完了。

这些信息真的很有污染性,她明明从未亲眼见过那些污染域,资料里也没有给出图片,但在看的过程里却仿佛亲身代入了,背后一阵阵生理性冒冷汗,看窗外缓神也缓不过来。

许问清看她无所事事的模样,给她塞了一本书:“要是有余力的话,这本书也可以看看,打发时间。”

听许问清的口气,这本书应该不是什么严肃的教科书。

薛无遗接过来,封面上的书名是《旧时代污染域行走指南——你该怎样和“旧人类”们打招呼?》。

她升起了些兴趣,翻到首页的作者介绍部分。

书的作者是一位社会学家,在投身社会学之前则是一名退伍军官。

而这本书只在军队内部流传,不对大众公开。

薛无遗随手翻了几页,书中的用词并不晦涩,相当具有可读性。

观千幅读完了资料,也坐过来和她一起看。

作者把旧时代污染域分为了大城市、中小型城市、村庄三个大类,然后分别针对每一种地区中的污染物制定了社交方案。

薛无遗直接跳到中小型城市的部分开始看,因为佛城就是一座旧时代的小城市。

【……小城市和大城市不同,它们的居民最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有机会还是要去大城市打拼。】

薛无遗:“……”

这作者和污染物们混得也太熟了吧?

【同时她们还认为,小城市的生态多样性更低。在这里,你只要表现出一点不同,就会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如果这一消息为真,那么我们在“走访调查”污染物时就需要多加注意。它们可能在成为污染物后依旧维持着这样的运作体系。】

【对此,我总结出了一些规律。】

【第一、不要试图在外貌上贴近旧人类[附录:旧人类衣着图鉴],那反而会让她们看出违和点,从而不相信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