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40 章 [40]外来者(1 / 2)

加入书签

第40章[40]外来者

激光枪穿透皮肉,命中的是面具人的颈椎,将其灼烧切断。

血条清零!

面具人的身体异化停止了,可四肢还带着鱼类一般的反射性抽搐。

薛无遗走上前去,伸手揭开了它的面具,只见底下赫然是“陈晚林”的脸。

“怎么是它!”李维果惊呼,“那先前我们打的那个面具人又是谁?”

眼前死去的面具人穿着件很不符合季节的高领,薛无遗把领子扒拉开,看到了喉结。

这竟然是个亚型人。

——或许应该说,“果然”是个亚型人。

她之前听到柳书的话时心里就隐有猜测,在这个世界,凶手想要显得无害,除了会像李维果说的那样装成小孩和病人,还有可能装成她们的同类。

为了确认,薛无遗还又掀开尸体的衣服看了看,确定自己的判断没有错。

“看来我们先前遇到它时,它脖子上缠的绷带也有了解释。我们以为它是因为受伤才声音沙哑低沉,但其实它本来就这个音色。”

薛无遗脑海里梳理着线索,“……可是为什么这一回它行凶的时候,用的是这副打扮?”

“陈晚林”就是凶手的伪装,一个受伤的、正在求助的同类,才更有可能让受害者放松警惕。

它的身份证是假的,名字极大概率也是个假名。

上一回她们撞到的“陈晚林”,极有可能是正在准备行凶或者踩点游荡的凶手。

但现在这个黑漆漆还带了面具的打扮,任谁一看都会觉得有问题啊?

观百幅跟上了薛无遗的思路,说:“两个面具人之间很有可能存在恩怨,所以‘陈晚林’突然改换成对方的装扮,就更奇怪了。”

上次面具人对“陈晚林”那副追杀到底的态度,还有“陈晚林”对面具人的恐慌害怕,都不似作伪。

萨月也加入思考:“模仿?嫁祸?投诚?”

四个人飞快说了一大堆,给罗燕停等人都听懵了。

“停,停!”钱娇说,“你们都在说什么?为什么你们知道这么多线索?”

萨月的两个队友也很命苦地说:“……为什么只有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真是同队不同命。

薛无遗示意队友给她们解释来龙去脉,自己则检查起异能面板来。

刚刚杀凶手也是越级打怪,她又升级了,现在是【Lv.48】。

这个还差2级就50的数字,让她很有一鼓作气接着攒经验的冲动。

不仅升了级,她的模组面板也发生了改变。

【元素倾向解锁进度:50%,[特性模组]与[旁白模组]升级。】

【诡异区域是你的游戏场,在游戏里,当然少不了为玩家提供信息的怪物尸体。】

【现在你除了能辨别诡异物尸体上的关键[掉落物],还可以直接分解已经被杀死的诡异物的尸体,获取

昊阳,把这个名字的偏旁部首倒过来再重新选字,就是“陈晚林”。

【温馨提示,你的精神力要告罄了!】异能面板开始闪警报。

薛无遗还不舍得挪开眼,她正看到关键信息处呢。

杜昊阳从抽屉里取出了一台……相机?

薛无遗第一直觉就觉得不对,哪怕在她看来全是古董,这个“古董相机”也太新了点,表面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说明着它的昂贵与精细。

它根本不匹配杜昊阳该有的经济水平。甚至从杜昊阳生疏的操作手法来看,他本人都用不太惯这个相机。

异能持续警告:【Werwerwer!!别看了!】

薛无遗百忙之中依然:“……”

你怎么也比格叫啊?!

相机上还挂着一个标签卡片,杜昊阳嘟哝着什么,取下了卡片。

那看样子是某人的名片,洁白而崭新。

画面突然开始模糊,薛无遗只来得及看到名片抬头处的关键词,是某某“影业”。

影业?为什么会是这么格格不入的关键词?

下一瞬间,薛无遗眼前一黑,所有的画面都消失了,像是投影突然断电,还顺带电了她一下,疼得她“嘶”了一声。

她捂住右眼,满手湿漉漉的血。

外部世界的声音重新涌上来,视野重新变亮。只是……

薛无遗没有近视过,但她现在理解了高度近视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

视野模糊得吓人,整个视野里唯一清晰的只有异能面板上的一行字。

【世界MOD冷却中,倒计时:12小时。】

【好消息:你得到了关键线索;坏消息:你接下来12小时获取不了线索了。】

薛无遗憋了两秒,吐出一句脏话:“……我劁。”

这个代价也太大了,她不仅成了半瞎,异能还被ban了啊!

“指挥你咋回事啊?!刚刚喊你都不回应!”李维果急切地摇晃她,“孩子咋中邪了!”

薛无遗差点被晃出个好歹来:“没事,我没事!现在已经回过神来了!”

观百幅则试图用头发治愈她的伤口,她摇摇头:“没用,这是我的异能后遗症,不是能治愈的伤。”

薛无遗站起来,往前走了两步,被钱娇拉住:“学妹,那边是墙。你怎么了??”

薛无遗:“……”

薛无遗:“没什么,就是突然近视了。”

她转过来面向队友们,告知了大家这个沉痛的消息。

——薛指挥的作弊mod被游戏制裁了,接下来的半天只能充当队友们的挂件。

*

外界,联赛考场大楼。

联赛中,每个考场都提前被军队测量过大致的污染总值,在观察室里以黑色进度条的形式显示出来。

有些考场的污染进度条已经有了变化,综合来看以西陆军校最为领先。

她们的教官

因为这可以让自己和受害人区分开来,“只要我不……”就不会成为下一个,从而寻求到心理安慰。

可柳书也知道,这种心理经常会引向对受害者的诋毁。

在现实里,受害者受害的原因也根本不是外界猜测的那些,而仅仅是因为“存在加害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