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56 章 水淹大梁 王翦:我不干啦!辞职!再见…(2 / 2)

加入书签

“阿父准备用李牧攻楚吗?”

“还在考虑。”

“不考虑考虑我吗?”

“不考虑。”

“阿父~~~”

蒙毅的笔刚拿起来,以为要记录攻楚的议题了,这下好了,被太子腻腻歪歪的语调一冲击,一个字都写不了了。

“别跟小童似的装可怜,我可不吃这一套。”嬴政淡漠地回应。

王上您不是刚吃过吗?蒙毅悄咪咪地想,那么慌慌张张的样子,可是很少见呢。

所以吃不吃在于尺度吗?

如果太子是真的可怜,诚心诚意的,那就一点也看不得?这种撒娇似的装模作样,就可以忽略。蒙毅恍然大悟,好像职业技能又进化了点,可惜无人分享。

李世民竟也不纠缠,笑眯眯道:“那我回去写奏了。”

太子转身就走。

这就走啦?总觉得像有话没说完。蒙毅纳闷地琢磨,王上和太子在打什么哑谜吗?和攻楚有关?

不过这跟蒙毅没啥关系,他是不需要参与战事的。

二月,水丞郑国在大梁西北方的堤坝處开堤,楚王熊悍去世。

五月,黄河水被引入名为鸿沟的大河,熊悍同母的弟弟熊猶迅速继位。

六月,暑热时节,黄河水暴涨,秦军踏平魏国,围困大梁,围三缺一,每日派人在阵前大声宣告即将水淹大梁,城内人心惶惶,流言四起。

魏风之歌,莫名传唱在大梁的街头巷尾。

七月,王贲开闸放水,洪水淹没了魏国最后一座城池。与此同时,新任楚王熊犹被异母弟弟负刍所殺。

黄河水滔滔滚滚,肆虐翻滚,泥沙同下,比镰刀割麦子快多了,大抵像火焰烧着酒精或者汽油吧,转眼之间,偌大的大梁就没几处能落脚的地方了。

秦军站在安全的高处,向大梁城内飛风筝。

墨子做过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2];公输子也削过竹木为鹊,可飞三天而不落下。[3]

如今墨子与公输子的门徒后生,大多都在秦国,木鸢与竹鹊的工艺不仅可以传承下来,还能互相比较交流,一起飞在咸阳的上空,落在大梁的屋顶。

虽没有青云那么灵活,也不像信鸽会返程,但这次足够用了。

“硕鼠硕鼠,莫我肯顾。黍在何处?生在何处?

夙夜无已,嚎哭无益。为活之计,开城而已……”[4]

不需要什么华丽词汇,越简单越直白越好,最好三岁孩子和不识字的老翁都听得懂。

天上飞的是秦国的风筝,落下来的是秦国招降攻心的言语,地上横流的是浑浊的黄河水,漂浮的是魏人的尸体。

不巧,又逢暴雨如注,乌云压城,电闪雷鸣,

() 王迁都两次,然从鄢郢到陈,又从陈到寿春,楚国始终未灭。寡人每每思之,便辗转反侧。今日便想问诸位将军,若要灭楚,当需多少兵马?”[5]()

??虶瞖救襬??N??鑞??

?煎盐叠雪的作品《假如二凤是始皇的太子》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李信左看看右看看,怎么都不吱声。他在灭赵灭燕的时候表现很好,作战勇猛,杀敌很多,战绩亮眼,秦王颇为欣赏。

李信就出列道:“臣以为,二十万就足够了。”[5]

“哦?二十万?”秦王不动声色,与太子对视了一眼。

父子俩目光交流了什么,谁也看不懂,连蒙毅都觉得茫然。

“王翦将军,你以为呢?”秦王的语气更郑重了些。

灭赵,王翦是首功;灭燕,王翦是主帅。除了韩国自个投降的,现在魏国那边的主将王贲,还是王翦的儿子。

如今朝堂之上,军功最盛、威望最高的,就是王翦了。这么重要的事,当然得问他。

王翦素来稳重谨慎,除却把太子弄丢那次,他是不打没有足够准备和规划的急仗的。冒险而没有八成胜算的事,他一般不干。

所以王翦为求稳妥,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臣以为,灭楚当需六十万兵马。”[5]

“非六十万不可吗?”秦王追问了一句。

“非六十万不可。”王翦坚定道。

秦王失望道:“王将军老了,不如年轻的将领有锐志了。”

王翦脸色微变,未曾想朝会之上,王上竟把话说得如此难听。这也就罢了,更让他觉得难过的是,太子居然也不出声缓和——哪怕一句。

一句都没有。

怎会如此?他做错了什么吗?

秦王没有给其他人反应的时间,果断下令:“那便令李信为攻楚的主将,蒙恬为副,率二十万秦军南下……”

王翦依然想不通,如果说秦王觉得六十万太多,而更信任年轻的将领,他可以接受。大不了他告老回家,不干了就是。但是太子……

王老将军的视线投向静默端坐的太子,忽然有了一种不安的猜测:难不成王上与太子有了嫌隙?既定的婚事要作废了吗?

不会吧?这么大的事,总该有个征兆。他真的没有发现任何预兆!

这,这可如何是好?

王翦想不明白,闷闷不乐地告老辞官,以

病为由,回故乡频阳休养。

不到三个月,频阳这个小地方,就迎来了两位尊贵的客人。

第157章秦王撒娇名场面将军虽病……(地府小……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