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 · 苦命的蒙家兄弟(1 / 2)
第106章·苦命的蒙家兄弟
“我可以假借蒙家或者王家的身份,然后阿父封我个天策上将……”
“封你什么?”嬴政侧目。
“天策上将!”李世民神采飞扬,“多好听啊!”
他很喜欢这个独一无二的封号,因为这是前世由于他战功彪炳、封无可封,所以生造出来的称号,很特别。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你真当自己去领兵打仗的?还上将?”嬴政不赞同。
李世民在心里撇撇嘴,不跟护犊子的父亲大人一般计较。
先想办法出咸阳,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好吧。”李世民收敛了嘻嘻哈哈的玩笑神色,认真道,“那就治粟内史或者少府的官员吧,对外只说是送补给,慰劳将士辛苦,也能掩人耳目。”
这算是比较合理的方法了,听起来像是送粮草兵器的,很安全。
——至少表面上很安全。
嬴政依然皱着眉,还是觉得不够稳妥。
“阿父还不放心的话,派个你放心的人陪我一起去,确保我不会以身犯险。这样如何?”
太子温温和和地笑道,无比乖巧,看不出一点撒手没的迹象,再接再厉,“我当初和蒙毅从岐山赶往雍城,一路上可是很乖很听话的,蒙毅寸步不离,我也从来没有离开他的视线。对吧,蒙毅?”
蒙毅嘴角略有点抽动,艰难地应和:“的确如此。”
“蒙毅……”嬴政把所有可信的人在心里全咀嚼了一遍,权衡着谁最稳妥。
蒙毅不行。虽然蒙毅可以争一争秦王最信任的臣子首位,但他没带过兵,若是在咸阳内,太子出行那自然是蒙毅陪伴最好,千里之路还是算了——没有瞧不起蒙毅武力值,也没有还记挂当年孩子在蒙毅身边受伤的意思;
王家的话,王贲与蒙恬共掌中尉军,这两人只能调走一个,调走谁呢?
那当然是蒙恬了。不好意思,论信任,蒙家兄弟还是遥遥领先,超出太多了。
“蒙恬……”嬴政心绪一定,琢磨着以蒙恬的稳重,拉住蠢蠢欲动的太子没有问题,那就他了。
“传蒙恬过来,寡人有事交代。”
太子笑逐颜开:“太好了,我就知道,阿父是天下最好最好的父亲。”
蒙毅欲言又止,静默地退到一边,忍不住想:太子真的会什么多余的事都不做吗?这可能吗?希望兄长运气好点,能时时刻刻看住太子吧……不然的话……
等蒙恬到了,太子积极地把这事告诉他,蒙将军难以置信地问道:“臣保护太子去撩阳?近日不是要攻赵吗?难道不打了?”
“打的云中,离撩阳还远着呢,无妨的,对吧?”李世民愉快地弯起眼睛。
对……对吗?蒙恬张口结舌,下意识看向蒙毅。
弟弟无可奈何地与哥哥对望,像生吞了一包黄莲,露出一种打工人凌晨两点还在被工作折磨的、习以为常的麻木。
中尉军和上林苑,跑马演练,昼夜行军,在山林河谷模拟战法,与他的卫队建立默契。
有时会看见那只眼熟的白罴,趴在树叉上做平板支撑,双掌托腮,眺望远方,悠闲得像个神仙。
晴天也挂树,雨天还挂树,除了饿时下来,一屁股坐竹林里,啃一堆竹笋嫩竹,吃一阵子,肥胖的屁股挪一挪,换个地方接着吃。
“真闲啊。”李世民下了马,感叹道。
“这玩意儿能吃不?”太子卫率李信浓眉大眼但贼眉鼠眼地问。
对,他叫李信,就是那个直接导致嬴政向王翦撒娇,创下了千古名场面的李信。
李世民选锋的时候,拿着名册一一询问核对,问到他的时候,自己都愣了。
其实想想也正常,李信的父亲是秦国南郡守李瑶,封狄道侯。李信出身武将世家,跟蒙恬王贲都差不多,都是军二三代,那他年纪轻轻就进入中尉军当裨将,实在是太合理了。
如今王翦他们在外戍边,正是年轻将领冒尖的机会。
不过对李世民来说,更微妙的是,李信好像跟他们家有关系。族谱往上叙的时候,叙到了李广、李超和李信。
虽然不知道真的假的,就当真的吧。
他当时盯着李信看了很久,看得李信都慌了:“臣有哪里不妥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