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9 章 嬴政人都麻了[VIP](2 / 2)

加入书签

“没事哒,我没觉得多疼……”李世民感受了一下,小声说话,“就是有点凉……”

嬴政心一沉,二话不说就往回走:“可能是流血了,你别乱动。”

“哦。”小孩不再吵吵嚷嚷,吱哇乱叫,呜呜咽咽,分外乖巧地应声,趴在他肩头,看向荀子,“可是荀先生还没有答应留下来……”

“有李斯。”秦王简短道。

李斯没曾想他态度转得这么快,差点被这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给甩出去,猝不及防,连忙接下任务。

“公子放心,臣会劝说先生的。”

“荀先生,一定要等我哦。”李世民依依不舍地叮嘱。

这已经不叫千金买骨了,简直就是纠缠不清,嬴政腹诽着,迅速带孩子离开现场,也不计较小孩摔地上沾染的灰尘蹭脏了自己衣裳。

浮丘伯愣了半晌,呆滞地问:“那我们还走吗?”

荀子凝望着秦王父子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这长公子,是当成太子教养的吗?”

李斯谨慎道:“弟子不敢妄言,但有这个可能。”

“如此说来,确实值得一等。”荀子改变了主意。

秦王其实不太关心荀子的去留,对现在的秦国来说,怎么把六国一个一个全部吞

掉,才更重要。

文治,那得等到天下定了再说。

医丞就住在蕲年宫,方便随时察看公子的伤势,得了王令,就匆匆赶过来。

孩子的衣服一解开,血腥味就浓了起来。

医丞的表情看起来想骂人,但不敢骂,只能快速拆绢布,观察流血裂开的伤口,小心翼翼地清除破掉的血痂,重新上药包扎。

李世民垂头丧气,闷不吭声,像掉在地上被压扁的棉花娃娃,失去了活泼明亮的光彩。

“如何?”嬴政静等医丞处理完毕,才开口相问。

“臣记得臣叮嘱过,公子受的是箭伤,有毒的,会好得很慢,要悉心照料,伤口莫要沾水,莫要触碰……这般轻忽大意,这只手臂是不想要了吗?”医丞忍不住道。

“对不起……”幼崽唯唯诺诺,“我不是故意要摔倒的……”

嬴政无言以对,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

医丞临时加了药,让医工去取药熬煮,然后望着默不作声的父子俩,叹息道:“公子年幼不懂事,王上你也不懂事吗?小儿啼哭过甚,首伤肺腑,肝气郁滞,脾气逆乱,气血不畅,自然头晕心悸……怎么可以让公子哭成这样?”

“啊……我说我怎么突然头晕……眼花……”李世民恍然大悟似的,刚说了半句,就得到了医丞不赞同的一瞥,声音越来越小,不好意思地停下了。

医丞不厌其烦地交代着注意事项,病人及病人家属全程放弃嘴巴,把听过的东西再听一遍。

好不容易等医丞走了,李世民才松了口气。

“其实没有这么严重啦……”他偷偷哼唧。

嬴政依然沉默。

“阿父?”李世民眨巴眨巴眼睛,悄咪咪挪过去,歪头打量他的微表情。“你还在生气吗?”

“气什么?你为了一个荀子哭上半天,与我吵闹许久,非要追出去,而后摔倒碰到肩膀,导致伤口流血,连累我被医丞责怪?”

嬴政没什么表情,语气淡得像回家发现房子起火并且已经烧了一天之后仅剩的轻烟,气得想笑。

“还是气你与我政见不合,非要儒法并行?”

“事实上,阿父你想象一下,天下统一之后,如果法家和军功制都不改革,六国旧民人心涣散,严刑峻法,劳役繁多,赋税沉重,文治薄弱,基层混乱,你好不容易打下的天下,短短十几年就分崩离析,二世而亡。——你会不会就觉得今天的事,不值得生气了?”李世民轻声问。

“……”

嬴政的表情依然冷漠,熟悉他的李世民却可以看出,其实秦王是因为过度震惊而僵硬到一片空白,来不及做出更多的反应。

俗称宕机。

“……这是你的预言?”很久之后,嬴政才找回了声音,艰涩开口。

作者有话说:

二凤现在吵这个架,是为了将来可以不吵更大的架。

这件事在政哥心里留下的印象逐渐就会变成:因为儒家的事吵架→孩子一直哭→孩子受伤

什么大秦会二世而亡?

还吵什么?不吵了,没心情,人都麻了。

【1】出自《韩非子·和氏》,原文为:“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

《商君书》没有焚烧诗书的原文,可能没有传下来?但这个说法比较符合商鞅的理论。

《商君书·去强》里说:“国有礼、有乐、有诗、有书、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辩。国有十者,上无使战,必削至亡;国无十者,上有使战,必兴至王。”

商鞅是支持废除诗书礼乐的,他支持耕战、愚民和严刑。

第30章养孩子哪有不疯的?[VIP]\x\h\w\x\6\.c\o\m(x/h/w/x/6/点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