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1 章 二凤:如何逃跑?(三合一)[VIP](1 / 2)

加入书签

第21章二凤:如何逃跑?(三合一)[VIP]

李世民醒来时,已经是清晨了。

他是被饿醒的,揉着眼睛先爬起来,没有看到一个熟悉的人,顿觉十分茫然,出神地发了一会儿呆,头昏脑胀,饥肠辘辘,本能地觉得哪里不对。

秀丽的侍女守在一边,拨弄着蜡烛的火苗,向他微微一笑,哄道:“公子醒得这么早,肯定饿了吧?快快起来用食吧。”

李世民东张西望了一阵子,还是没等到芈夫人过来,迟疑地跳下了榻,问道:“你是叔公的侍女吗?”

“是呢,公子记性真好。”侍女眉目含笑,有点超越她这个身份的绮丽,言语之间的韵律如诗如歌,尾音飘飘悠悠,仿佛穿过红尘的清风,渺渺茫茫。

李世民下意识多看了她一眼,却发现她五官并不如何精致,组合起来偏偏就是很特别,气质过于独特。

——不像侍女,倒像个大祭司。

“你怎么在这里?不对,我怎么在这里?”李世民已经认出这不是羲和殿了,奇怪地问。

“公子在马车上睡着了,怎么也叫不醒,吾主只好把公子抱下来休息。没曾想公子一直睡到现在。”侍女笑语盈盈,犹如春风化雨,很自然地拉近了与李世民的距离。

孩子疑惑地歪了歪头,心里直犯嘀咕:不对吧,我能睡这么沉,从前一天下午睡到第二天早上,连着睡七个时辰?

他现在又不是一岁!连年纪更小的扶苏都不这么睡了。

但他只是乖乖地“哦”了一声,接受了这个说法,天真无邪地开口问道:“那叔公呢?”

“主人给公子挑马去了,都是很矫捷的小马,想必公子会喜欢的。”侍女款款而笑。

“好耶。”小朋友灿烂地笑起来,浑然忘记自己没有回宫的事了,兴冲冲地洗漱用餐,抓着一把枣子当零食,悠哉悠哉地去找熊启。

出门时他回头望了望这个过宿的地方,目光从木屋子转到被踩得很实的黄土地上,又抬眼看了看天色,眺望不远处高耸入云的山峦。

“这里……是上林苑吗?”李世民轻轻地眨了眨眼,惊叹道,“好大哦。”

“公子还没有来过吧?”侍女笑问。

“没有呢,阿父不让我去那么远的地方,说上林苑有大老虎,还有熊。他还吓唬我说,那个熊站起来很高,用两条腿走路,会戴帽子假装成人,引诱猎人和守卫过去……等我一过去,就会啊呜一口把我吃掉!”

孩子露出有点害怕又诡异兴奋的表情,不知道到底是恐惧还是激动,又或者期待自己能被大熊吓上那么一次,吱哇乱叫。

这实在是爱冒险的孩子的天性,看得人会心一笑。

“你阿父说的对,山里的熊罴就是这么狡诈的,很残忍,最爱吃小孩了。”熊启大步流星走过来,爽朗地举起幼崽往怀里一抱,亲切道,“你怕不怕?”

“我才不怕呢,叔公会保护我的。对不对?”李世

“姓氏乃贵族所有,婢女微贱,怎么会有姓氏呢?”

李世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和小红马亲亲热热去了。

小马很乖很聪明,很喜欢他似的,任由他哼哧哼哧爬上爬下,到处乱摸,小小的一团胡乱坐在马背上,不厌其烦地玩着鬃毛。

见他玩得兴高采烈,侍女灵也就放下心来,稍微松懈了点,让人给他端果子过来。

李世民只顾着玩,玩累了就休息,饿了就吃,渴了就喝,热了就把厚厚的外衣脱了,撒欢似的骑马去了。

他居然很快就学会了骑马,并且趴在小红马耳朵边,和它嘀嘀咕咕,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话,时不时咯咯直笑。

一天就这么过去了,适应性很强的长公子玩得很尽兴,吃了半只烤兔子,喝了野鸡汤,还得了一匹心爱的小马,睡觉之前都要去马厩看看,恋恋不舍地和小马叙话,小嘴叭叭的,哈欠连天也不想走。

侍女灵好不容易把孩子劝回去,又是唱歌,又是讲故事,折腾老半天,才把金贵的公子哄睡着。

“他睡了?”熊启过来望了一眼。

“嘘……”灵竖起一根纤纤的手指,嗔道,“可别吵醒了他,我可不想再哄了。”

“辛苦你了,他就这样,精力旺盛,活泼得很,鬼主意还多。”熊启轻声道,“你多担待。”

灵往香炉里洒了一包粉末,盖上盖子,用手帕捂住口鼻,闷声道:“行了,出去吧,至少得两刻钟后才能进来。”

“这药用多了会不会伤身?”熊启到了外面才问。

“怎么?你心疼了?”

“这孩子以后还有用呢,弄出毛病来可不划算。”熊启皱眉。

“不是还有一个吗?”灵满不在乎。

“那能一样吗?你一岁多的时候能研究出纸这么好的东西?”熊启反问,“两三岁就能搞出瓷器来?”

“我可不信这都是小孩的功劳。”灵嗤笑道,“墨家那群人,跑得比兔子还快,天南海北的都往咸阳赶,难不成是图咸阳的东西好吃?”

“你还别不服,若是没有他,这两件好东西,能这么快造出来吗?”熊启道。

“……”灵无话可说了,良久问了一句,“他真的是生而知之吗?”

“你问我?你不是巫女吗?”熊启觉得有点好笑。

“我擅长的是用药,没有赤松子算得那么准。”灵不确定道,“我甚至算不出这次起事的成败。”

“算不出才好,算不出才不会有顾虑。”熊启负着手,向她使了个眼色,“走吧,陪我喝杯酒,反正这小子也睡了,不到天亮他不会醒的。”

“你刚刚不还在计较药性的事?”灵奇道。

“那有什么法子,有毒也得用……他要是跑了,我们可就麻烦了。”

“这么丁点大的小童,能跑哪儿去?岐山这么大,除了野兽就是我们的兵马,他要是跑出去,细皮嫩肉的,要不了几个时辰就被野兽吞了。”

“所以才要看

为了平乱,这是王上给予昌平君的权力。”

“……”李世民张了张嘴,捋了一下这个前因后果。

也就是说,秦王本来是让昌平君去平叛的,熊启拿着虎符去找王翦,轻轻松松就调走了最精锐的中尉军,整个过程严丝合缝,没有一点违法乱纪的地方。

——然后倒霉的大秦长公子他,就被自家亲戚和军队困住了。

这是造的什么孽啊?

“那你知道嫪毐到哪儿了吗?”李世民盯着他问,试探对方的态度。

“斥候来报,嫪毐的叛军临近岐山扎营,大约还有二十里,明日就会抵达。虽说叛军与我们中尉军相比,不过乌合之众,但公子在这里,还是要注意安全,不要乱跑,万一受了惊吓,我等担待不起。”

观桓齮言语,还挺诚恳的样子。所以像他这样的将领,真的以为自己是在平叛?

李世民稍微舒了口气,平心静气地问:“你知道嫪毐的叛军里都有哪些人吗?”

“听说嫪毐有太后的印玺,调了骊山大营的军队,还有封地县卒、招揽的游侠刺客、北地胡戎等等,不过真打起来的话,也就胡戎的骑兵要多注意点,骊山营卒未必尽心尽力,毕竟叛乱是要枭首的。”桓齮颇为自信。

“你觉得我们能赢?”李世民故意问。

“我们自然能赢。我们中尉军可是大秦一等一的精锐,还从来没败过呢。”桓齮笑道,“嫪毐不过匹夫罢了,不足为惧。”

“你确定斥候的情报准确吗?叛军真的还在二十里外吗?有没有可能已经过了岐山往雍城去了?”李世民语出惊人。

“公子何出此言?”桓齮不由色变,“叛军又不是一两个人,怎么可能轻易越过中尉军的防线?”

“不可能吗?”李世民笑笑,“二十里,快马加鞭一个时辰的事,这么近的距离,昌平君为什么不命令中尉军突袭?你们装备精良,以逸待劳,一旦发动攻势,必将势如破竹,为什么还不动呢?”

“也许……也许是因为昌平君另有打算……末将不敢妄自非议……”桓齮一时噎住了,支支吾吾道。

“是吗?”年幼的公子似笑非笑,明亮的眼睛直视着桓齮,仿佛能看到他疑惑却又不敢表露出来的心底,“你当真是这么想的吗?”

桓齮:“……”

他动了动唇,唯有苦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