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13(1 / 2)

加入书签

司?

这里面又涉及皇权和相权之争,朝堂之上只会吵得更厉害。

最后还是琉球王子提议,把大明境内造反的流民,诛杀首恶后,其他的次一级罪犯,连同他们的九族流放香料群岛做苦力。另外从日本招募无业农民补充香料群岛。

琉球王国成了明面上的最大赢家。因为很多琉球的商人接盘了先后被联合王国、大明抛弃的香料群岛种植园,然后通过琉球王国和日本三岛的关系,直接从日本三岛或者买卖或者招募,一船一船地把日本人运到香料群岛,成为种植园里的工人。

这个时代的日本人吃苦耐劳,加上数百年来祖祖辈辈吃素,身材偏于矮小,身体素质普遍不如琉球人大明人和西欧人,却非常听话,只要不短了食物,没有人比他们更能吃苦。

这样的工人,简直就是种植园主最理想的农奴人选。

而对于日本人来说,来到香料群岛,能顿顿吃上糙米饭,努力工作就能吃上白米饭。比起日本本土的生活条件,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据不完全统计,足有三千万日本人背井离乡到香料群岛讨生活。这些日本人本来就掌握着一定的种植技能,再培训一下就能接手种植园的工作。

暗地里,联合王国的詹事府、宣徽府等机构及其下属商队也赚得盆满钵满。毕竟香料价格变化和香料群岛缺粮等事件早就在预料之中。几十年的经营也足够让联合王国在琉球布下了多位代理人。

通过这些代理人,联合王国攫取了大量的利益。

这十年也是琉球王国在远东地位发生质的改变的十年。

如果说之前琉球王国还能通过金钱和高超的外交技巧让大明君臣相信,琉球王国跟朝鲜王朝、日本一样,都是大明的藩属国,没什么不同的话。那么这十年过后,大明就是想忽略琉球王国都不行。

但是没有琉球王国也不行。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没有琉球王国,大明皇室的利益会被文官集团蚕食殆尽。

万历皇帝以琉球王室实为大明宗亲为由,压制住了文官集团的蠢蠢欲动。他不但自己纳了琉球公主(在琉球等大明藩属国,只有王后的女儿才是公主,其他妾妃的女儿是翁主)为妃,还从自己诸多女儿之中精挑细选出一位下嫁琉球。

大明皇室也开始重视虾夷岛和海参崴。虾夷岛的气候、地理条件,大明看在眼里。可即便是这样贫瘠的除了地热几乎什么都没有土地,琉球摄政太后一直抓着不放手,大明想不注意都难。

也正是掣肘虾夷岛的需要,海参崴这座北方不冻港才算真正进入大明皇室的眼中。

大明皇室从内廷选拔忠诚且能干、清廉的人才掌握海参崴,这才发现,原来近在咫尺的日本竟然盛产黄金和白银!

一想到这么多年来,大明一无所知,任由西洋商人、番僧商人从一衣带水的日本搬走了无数的金子,大明君臣就心肝脾肺肾各种疼,疼得无法呼吸。

可是虾夷岛已经分封给了朱厚烨和他的子孙,琉球王国是别人的祖宗基业,大明不能破坏规矩。万历皇帝直接效仿现成的规矩,让大明的商队进入日本。

以朱厚烨的眼光来看,大明对比他真正的故乡,其实非常落后,但是跟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比起来,大明不知道先进多少年。即便是联合王国,很多技术和知识都是大明手指头里漏出去的。

大明先进的技术、庞大的体量在那里摆着,小小的日本,加上旁边山丘众多、粮食严重不能自给的朝鲜,又哪里受得住来自大明的经济冲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