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91(1 / 2)

加入书签

是至少过万!

要知道, 朱大钊原本以为会来的,不过是三四位同辈的族兄弟。他可从来没有想过会来这么多人!

结果永宁告诉他:“其实我祖父在的时候, 就有宗室主动上书,故意惹怒我祖父。”

“为什么?”

“因为不想饿死。”

惹怒嘉靖最多被丢进牢狱,不会死还能吃上饭。

朱大钊目瞪口呆,半天没反应过来。

永宁道:“其实早在我父亲登基之前,庞大的宗室就已经让大明不堪重负。当时就有过万宗室挣扎在挨饿的边缘。”

挨饿?

朱大钊道:“难怪祖父从来没有想过回去。”

回去之后,要么被关一辈子,要么就跟这些人一样。

永宁道:“是啊,我父亲最敬佩祖父了。”这个祖父,当然指的是朱厚烨。

孤身一个人,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在大地的尽头打出一片天下。

这样的功绩,已经比得上他们老朱家的开国皇帝洪武爷了。

朱大钊道:“可是这么多人,要如何是好。”

这已经超过他的能力范围了。

永宁道:“陛下现在虽然是联合王国的国王,可按照大明的规矩,您也只是世孙。这事儿您管不了,也不能插手。”

朱大钊道:“我听说,大明藩王有强抢民田的。此事当真?”

“当真,还不是少数。当年我受了那么大委屈,母后都没有收拾冯保,原因就跟这个有关。”

“你确定?”

“是的。当时张居正正在进行税制改良,冯保是他在内廷的臂膀。如果动了冯保,就会让人觉得有隙可乘,进而攻击张居正,导致改革功败垂成。而大明不得不改革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藩王侵占民田情况严重。据说大明三分之一的耕地都在藩王手中。”

这才是荷兰这边一开口,万历皇帝就把能打包的宗室都打包送上船的根本原因。

把这些藩王打发到荷兰来,就能把被这些藩王侵占的良田收为国有。哪怕不是全部,只是一半,也足以大大改善大明的财政状况。

这一举措,可比张居正的小打小闹要厉害多了。

朱大钊还不信:“可是,这,联合王国远在西洋,这已经等同于流放。这些宗室又怎么可能同意?”

永宁笑道:“这就要问我们的两位姑姑了。”

朱大钊刚开始的时候还以为说的是大姑姑凯瑟琳和二姑姑安妮。

他花了几秒钟才反应过来:“是三姑姑和四姑姑?”

“是的。当年三姑姑和四姑姑抵达满拉嘎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向大明提交了国书,希望由皇室帮忙选夫婿,要求就必须是宗室嫡子出身。”

朱大钊道:“我记得,三姑姑和四姑姑成婚的消息隔了好多年才传到无忧宫。”

永宁道:“当年三姑姑和四姑姑求亲的消息传扬开,宗亲大多都不信。最后选出来的,是两位奉国中尉。”

如果跟琉球王国联姻属于和亲,有违大明皇室祖训。可如果跟嫡支联姻,就是自家人,不属于和亲。只是这样一来,有违华夏千年的同姓不婚的古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