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01(1 / 2)

加入书签

威廉道:“父亲,请不要让我们猜谜可以吗。没有足够的信息,我们中间的任何一个都猜不到您和研究院的成果。”

朱厚烨道:“好吧,这些糖是用红薯发酵而来。”

红薯发酵?

不要说诸位王子公主,就连站在人群后头的威洛比都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糖怎么可能是发酵而来的呢?!

朱厚烨道:“这的确可以说是奇迹,也可以说是天主的恩赐。长久以来,研究院一直在改进青霉素的提取提纯技术。当然,研究院也在试图找到青霉素的近亲,以扩充可用抗生素家族数量。发现红薯通过发酵可以制糖完全是一场意外。”

“意外?”

“是的。”朱厚烨道,“早期用来培育青霉素是面粉,可是经过反复过筛的精面粉本身价格不菲,也使得青霉素的价格居高不下。后来我就试图使用土豆粉作为培养基。只是土豆粉不如面粉稳定。再后来,我用红薯粉做实验。有趣的是,根据季节的不同,这红薯粉竟然有一定的几率酿造出糖。”

如果不是那几只小蜜蜂,他恐怕会直接忽略。

“红薯粉能酿造出糖?!”众人都呆了,“就跟蔗糖那样吗?”

“哦,当然不。”朱厚烨道,“使用成熟的菌种对淀粉进行发酵,一磅淀粉至少能制成一磅糖浆。”

什么?!

阿方索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道:“我记得再粗心的主妇,也能把十磅土豆洗出一磅淀粉。”

朱厚烨道:“实验室结果是八磅土豆或者红薯可以制成一磅糖浆。”

实验室结果当然要比实际结果要好看很多。不过这种菌种对环境的要求很高,也就是说,这种技术完全不适合家庭作坊模式。它只能应用于大型工厂,卫生条件相当严苛的那种。好处就是,卫生条件达标之后,发酵工厂制成制糖的损耗率跟实验室相差无几。

阿方索当然不知道这些门门道道。

他道:“即便是这样,那这种制糖法的成糖率也远高于蔗糖。”

甘蔗富含水分,十磅甘蔗根本就不可能制成一磅的糖。

威廉没说话,却往嘴巴里狠狠地灌了一口葡萄酒。

作为英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的国王,他很清楚他的王国每年要进口多少糖。

在这个年代,糖是奢侈品,能不受限制地吃糖,拥有一口蛀牙,都是富有和权力的象征。很多贵族都喜欢露出他们的蛀牙,暗示他们的富有、糖可以随便吃。如果牙疼得受不了,就拔掉烂牙,装上穷人的牙齿。

这就是十六世纪。

如果不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他也会拥有一口蛀牙。

如果糖变得跟盐巴一样便宜……

威廉想起了父亲的壮举,之一。他记得英语中的薪水一词是单词盐的变体。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英格兰的雇员都接受盐作为薪水的替代物。比起容易贬值的钱币,盐明显更稳定,可以自用,也可以用来交换。

可是朱厚烨成为荷兰的主人之后,盐越来越便宜。现在的英格兰平民已经很少接受盐巴作为薪水了。因为盐巴太便宜了,且不方便携带和运输,一旦马车侧翻或者遇到大雨天气,容易整车泡汤。

现在欧罗巴各国吃的盐,都是从荷兰进口的。一句话,如果朱厚烨不高兴,那么整个基督世界都会吃不上盐!

如果再加上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