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63(2 / 2)

加入书签

是大明真正的问题所在。

听到这里,他再不明白朱厚烨不肯反攻大明的原因,那他就不是严世蕃了。

“大明王朝至今,已经超过两百年,两百年的治世,足够让大明全国各地都生出一堆的国贼。还有很多人正在以家族的形式抱团,企图培养出一个读书人,让他们的家族也成为这样的国贼。这才是大明的基本国情。

“要想真正改变大明,就必须改变这一现状,也就是说,必须要有从这些国贼的口中夺回本该属于国家和人民的土地的觉悟!

“所以,即便我是大明正统皇帝又如何?只要我的主张公布,大明上至内阁群臣,下至民间,所有读书人都会对我口诛笔伐,往我头上泼无数的脏水,然后转头迎接异族入关,全然不顾三百年前这些异族曾经给华夏带来无数的苦难。

“更甚者,他们的贪婪会让他们内斗不休,哪怕大明亡国在即也不例外。因为在他们眼里,无论是谁在华夏建立了新王朝,都会需要读书人治理华夏,他们的利益不会受损。所以,越是国家生死存亡时刻,他们越要抢到更多的土地,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在新王朝里的话语权。”

一句话,大明的税制造就了大明文人的立场,而这种立场就决定了大明文人的脑袋。

任何君主都救不了大明,

不,

是君主制救不了这样的华夏,能救华夏的,只有红色幽灵。

因为只有红色幽灵有这样的魄力,把整个地主阶级丢进垃圾堆。

严世蕃喃喃地道:“连您都不肯……”

朱厚烨道:“不是我不肯,而是不合算。”

“不合算?”

“是的。是新大陆的土地不够广袤,还是非洲不够富饶?我为什么要放着家门口的金子不拿,非要隔着茫茫大海和整片大陆去反攻大明?”朱厚烨道,“口粮决定人口,想必现在大明的人口已经逼近一万万了吧?”

“是,是的。如果算上隐户,已经超过了。”

“呵!隐户!”朱厚烨道,“那荷兰的人口才多少?再骁勇善战的勇士,遇上十个以上手持锄头和钉耙的农夫,也只能落荒而逃。更不要说,如果反攻大明,一个荷兰士兵需要面对的,可不是十个农夫,而是至少三十个!”

荷兰距离大明实在是太远了。光这条战线,就需要消耗无数的人力物力财力。

“反攻大明,只会把荷兰拖入战争的泥淖,白白地消耗国力。王室破产还是小事,就怕其他国家会伺机背刺。那时候腹背受敌,甚至还有王朝颠覆的可能。毕竟,以荷兰的富有,被惦记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远交近攻,是外交和扩张的主调。

不防着周围国家,却是争夺远在大陆的另一端的大明,那是蠢货才会做的选择。

朱厚烨道:“能拯救大明的,只有大明人自己。德球,你以为,我为什么在你回来的第一天问你大明何人可用?”

什么?

严世蕃傻眼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