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46(2 / 2)

加入书签

“珍宝司的官员说, 这对花瓶本来就是不对称的。”

虽然花纹、图案不对称, 上面镶嵌的图案也都不同, 但是一看就知道是相互呼应的。

玛丽也就接受了本来就是如此设计的理由。

朱厚烨道:“如果用技术含量来给瓷器命名的话,那对花瓶的名字绝对是无忧宫里最长的。”

“为什么?”玛丽非常吃惊。

“当然是因为这对花瓶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那种不对称却互相呼应的设计,根本原因还在于即便是代表着远东最高工艺的皇室工坊, 也不能保证每一步都成功。失败率之高,对于为皇室工作的远东顶级工匠而言,能制作出其中的一个, 都已经是侥幸至极。更不要说两个。”

玛丽无法理解其中的沉重。

W?a?n?g?阯?发?b?u?页?????u?ω???n???0?2?5?.??????

她不知道, 在西方人心中, 绝对是超一流大师、足够是各国王室的座上宾的瓷器大师们,在嘉靖和大明官员眼中, 不过是一群完不成任务就要杀头的平民。

“所以,这对花瓶,具有唯一性?”

“是的。也许我兄弟的宫殿里,也未必能再找出两个来。”

以朱厚烨对嘉靖的了解,他这位便宜弟弟是一个生活非常简朴的人,除了炼丹和养猫,没有其他爱好。

加上大明的财政情况,可以说,如果不是朱厚烨出了大价钱,嘉靖根本就不可能折腾这些。

当然,这些年朱厚烨给嘉靖寄了不少荷兰的颜料,也为大明的瓷器家族又增添了至少一个分支。

瓷器也是嘉靖跟朱厚烨的友谊象征。就连嘉靖本人也知道,瓷器采购本来就是朱厚烨给他送钱的重要途径。反正作为大明皇帝,他只需要颁一道旨意,然后提供最基本的物资,真正的花销其实并不多。

因为这个时候的大明,采用的还是实物税,各地出产的一等陶土,专供皇家,其实也是实物税的一种。

而官窑出来的无忧宫专供瓷器,工艺到底如何,就能看出嘉靖本人有没有上心。嘉靖本人如果不上心的话,负责监制的官员绝对会偷懒。

这对瓷母花瓶,就是三十年来,朱厚烨出价最高且无忧宫收到的、工艺最复杂的重器。

玛丽呆呆傻傻坐在那里半天,反应过来第一件事就是:

“快!帮我把那对大花瓶,不,把那对瓷母花瓶搬回来!”

连圣人国的皇帝的宫殿里都没有的无价之宝,当然要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管他会不会被嘲笑审美呢!

等这对瓷母被搬回来,玛丽这才想起来,连忙让人把其余的瓷器都搬回来,然后在丈夫的指点下,上了一堂生动的远东瓷器赏鉴课程。

各种瓷器,诞生时间、工艺特点、历史背景和代表性。

朱厚烨甚至如此告诉玛丽:“不用太拘束。审美什么的,很大程度上,受限于财富拥有量。玛丽,作为无忧宫的女主人,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全世界,你,全都要。”

我,全都要?!

“是的,你不需要向其他人证明什么。你只要让自己高兴就行。”

玛丽只觉得头晕目眩。

在大脑几乎罢工过半的情况下,她没忍住:“那我的姨母呢?我听说,她房间里的瓷器都是按照你的喜好布置的。”

话出了口,玛丽恨不能时间倒流,让她回到三秒钟前!

朱厚烨答道:“是的。玛丽也有同样的权力。不过,玛丽很怕给别人添麻烦,所以,能不开口的时候,她就不会开口。”

玛丽大惑不解:“为什么?”

“大概是不适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