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43(2 / 2)
正说着,门口传来侍从官的通报声,却是葡萄牙王储曼努埃尔亲自带着账本过来。
凯瑟琳和安妮连忙起身回避,把空间让给这对未婚夫妇。
若昂三世让人送来的,当然是大帐,各种琐碎开支,都被集中在几个项目之下,这也让账本变得格外清晰明了。
伊丽莎白只是粗粗地看了两眼,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等一下,为什么我没有找到船坞及其相关的记录?”
葡萄牙有着全世界最多的船,按照常理,葡萄牙的船坞数量和规模理应超过荷兰才对。可是账本上根本就没有体现。
曼努埃尔道:“这,船坞太贵了,所有的木料都需要进口,人工也贵,不给高价,根本就招不到人。”
曼努埃尔说的是事实。现在葡萄牙的农夫和牧民都想着出海赚钱,能发大财,又有几个人愿意种地做工?
十六世纪的欧罗巴各国各地工厂又被叫做血汗工厂。其剥削之惨烈,让各国的农民牧民闻之色变。
可以说,除非到了过不下去、连乞讨都讨不到一口粮食的时候,没有人会想进工厂。
伊丽莎白道:“若昂陛下就没有想过扶持国内的工业吗?”
曼努埃尔道:“不是每一个都有卢米埃陛下的魄力。”
论富有,葡萄牙王室自认不会输给荷兰,但是论魄力,论舍得,朱厚烨敢做、竭尽全力也会去做的事,葡萄牙根本就不会做,也做不到。
伊丽莎白只能继续往下看,一看,越发皱眉:
“修道院?怎么有这么多的修道院开支?”
曼努埃尔道:“怎么,这有什么不对吗?”
曼努埃尔当然不会说,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虽然按照这个时代的风俗和传统,王室和贵族修建修道院,是义务,也是信仰虔诚的象征。
王室会向教会献上一座又一座的修道院,贵族为了给家族留条后路,或者让家中次子有别的出路,或者给家族中的女眷养老,都会修建修道院。
伊丽莎白道:“除了无忧宫的王家礼拜堂,你看见卢米埃给荷兰增添过几座修道院?”
答案是没有。
无忧宫里一座,北边的红宫一座,方便王室履行宗教义务,然后就没有了。
曼努埃尔道:“可是,修建修道院,不但可以履行君主的宗教义务,还能提供工作岗位。这就是以工代赈啊。”
无忧宫的功课,他有学。
虽然有些出入,但是他不觉得有问题。
伊丽莎白就知道,她找到症结所在了。
她道:“一定是你的大臣跟你说了些什么。”
曼努埃尔红着脸,惭愧地道:“是的。葡萄牙的财政大臣跟我父亲算了一笔账,最后得出结论,要贴补造船业和各种工业,每年需要花费几百万十字银元。这已经比王室现有的债务总额都高了。”
所以若昂三世当然不会采取这个办法。
伊丽莎白倒吸一口凉气。
第522章 请教
伊丽莎白很无奈, 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