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1(1 / 2)
的讨是同一个,生,就是生命,活,就是活着。这个词组,不但在诉说生活的艰难,还说出了艰难的程度。”
玛丽大惑不解:“为什么要乞讨?没有救济院吗?国家不是有福利机构吗?”
虽然已经知道圣人国跟传说中的黄金之乡、香料帝国完全不一样,但是玛丽完全不能接受,圣人国的人民就跟乞丐一样的说法。
那实在是太挑战她的三观了。
朱厚烨道:“因为国家税收是有数的,拨给福利机构的款项,能照顾到失去劳动力的老人和没有长大的孩子已经很不容易,所以有手有脚还能劳动的人,都会努力工作。因为年轻人不努力工作的话,国家的税金就会减少,各类福利机构也会因为缺乏资金而陷入停摆。当然,这里面也涉及到民族自尊心的。”
“民族自尊心?”
“是的,在东方,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叫做嗟来之食。”
当时码头正好是难得的空闲时间,几个搬运工正蹲在墙脚玩纸牌。
朱厚烨一身青色长袍,玛丽和伊丽莎白都是马面裙配毛领大红猩猩毡夹袄,头顶还裹着卧兔儿,虽然配饰不多,但是一看就跟他们不同。
朱厚烨几人走下阶梯的时候,这些搬运工就注意到了。
更别说,朱厚烨刻意放慢了声音。
本不过是提醒同伴注意,但是听着听着,就入了迷。
“这就是东方的哲学,如果富人在救济、做慈善的时候存了私心,那么他们做慈善的行为,就不应该鼓励。”
“可是,不是说,凡事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圣人吗?”
“凡事都有两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你说的这句话,其本意是要求每一个人心怀宽容。这是个人行为,个人的品德要求。但是放在国家和社会的层面,对于富人来说,既然区区放赈就能换一个好名声,那么,你怎么知道,他不会用好名声来掩盖他在别的地方的罪行?”
“掩盖罪行?”
“是的。法律审判,其实是一件很主观的事,口才卓越的人,或者能聘请到口才卓越的好律师的人,很容易为自己脱罪。”
“天主啊~!”
“不止如此。好名声只是其中的一项好处,至少它的好处是隐晦的。如果国家鼓励做好事、做慈善,那么,很快,这项政策就会变成富人从中捞好处,把国家和社会财富变成自己的手段。”
朱厚烨还记得,他穿越之前,在国内的时候,听过很多对国外的溢美之词,但是真正到了国外,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不对劲。
别的不说,就说鼓励慈善一项,富人做慈善可以免税,救济平民可以得到政府财政拨款。
实际上,富人做慈善免税,其实就是把偷税漏税合法化。救济难民,可以得到政府财政拨款,于是难民就成了寡头们豢养的资源,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而最终承担这些后果的是谁?
还是全体国民。
第357章 矛盾的生姜种植推广和生姜关税
富人延伸下去, 可以变成有权有势的人,王族、贵族和官员都在其中,也可以牵扯到教会, 朱厚烨不想在这上面纠结。
所以他道:“好了, 关于故事里的穷人, 你们有什么看法?”
伊丽莎白又去看玛丽。
玛丽摇了摇头, 道:“我不知道应该怎么说。”
英格兰人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还是托马斯·克伦威尔的宗教改革成功后,才慢慢生出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