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4(1 / 2)

加入书签

八世也知道,别说底下的人,就是那些出身高贵的贵族修女,离开了修道院之后,如果无人照拂,也只能沦为交际花(即高级J妓J女)。

朱厚烨的领主府其实只能安置一小部分人,真正大量吸收这些还俗的修女的,还是他的那些学校。

西方的文字属于拼音类,字符本身就约等于发音,只要掌握了规律,就基本能读。至于书写,只要经过系统的学习,短则三个月长则一年就能掌握大概,剩下的就是练习和反复地纠错。又或者,一本可靠的词典同样能解决问题。

不像同一时期的东方,字符接近十万之数,就是常用的也有七八千,同一个字,对应三四种发音,有五六种含义,这还是基操,没有十年的全职专业学习根本就别提掌握。

换而言之,在欧罗巴搞扫盲学校,其实很轻松。因为周期短,所以学生学习成本远远低于东方,国家需要投入的资源也会相对较少。

可是哪怕这些基础学校的周期再短,也是要花钱的。

朱厚烨是英格兰最富有的领主,这是欧罗巴公认的。英格兰国王不敢开圣战,他敢,还真带着二十万大军远赴罗马;皇帝卡洛斯常年拖欠军队军饷,结果导致麾下士兵,大约三万四千人(包括波旁公爵的军队,波旁公爵带着士兵投靠他,他也欠军饷)直接哗变,造成罗马浩劫,朱厚烨的军队几乎是卡洛斯的军队的六倍,可是他的军饷一个铜板都没欠过!

朱厚烨只有赫特福德郡、手里只有白糖作坊一个金矿的时候,尚且敢开圣战,还能做到不欠军饷,可是如今手握荷兰,欧罗巴两大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另一个就是亨利八世手中的佛兰德斯),又添了盐这个金矿,并且通过荷兰商人把盐卖到两海(即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结果被荷兰和德意志西部的基础学校搞得也缺钱。 W?a?n?g?阯?F?a?B?u?y?e?????μ???ě?n????????????????M

这叫亨利八世如何不掂量再三?

亨利八世其实很清楚,如果他只没收修道院的财产,哪怕只清理女修道院,而不安顿那些修女,到了人民和其他国家的眼里,也是他的贪婪,教会方面绝对会开除他的教籍并指控他是异端,说不定还会引起针对英格兰的圣战。

到那时候,他头上的王冠会不会掉落,他也不敢保证。

可是一想到朱厚烨没收了大量的修道院,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和产业,王权得到大大的加强,而英格兰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就杵在那里,他却只能看着,亨利八世就跟抓心挠肺一样,心里闹得慌。

亨利八世琢磨了一番,发现,自己身边大多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需要别样的声音。想来想去,他想到了克伦威尔。

亨利八世以为,克伦威尔只是因为职业原因,所以比较善于思考,就跟托马斯·摩尔一样。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克伦威尔其实是一个伪装得很好的路德宗信徒。

半夜被挖起来的托马斯·克伦威尔听亨利八世问他对朱厚烨在德意志西部的看法,心里就有数了。

他知道机会来了。

但是他不能直说。

克伦威尔只能这样说:“弗朗索瓦陛下肯定松了一口气。”

“弗朗索瓦?”

“是的,陛下。大公殿下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还非常富有。只要他愿意,他随时可以发动领地战。”

领主们想要发动领地战,他们总能找到理由的。而对于国库空虚到只能出售王室领地和王室珍宝的法兰西瓦卢瓦王朝来说,跟这样的人做邻居,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弗朗索瓦绝对不会愿意被朱厚烨和卡洛斯两面夹击。

亨利八世道:“难怪他这么有诚意。”

他想到了那份最惠国盟约草案。

克伦威尔道:“虽然外面流言满天飞,但是我跟大多数人一样,相信大公殿下是出于对天主的虔诚和对人民的仁慈才会着手清理女修道院。毕竟,人民苦修道院久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