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0(2 / 2)

加入书签

“我去拿麻绳来,一贯一贯串起来。”蒋芸去拿麻绳了。

一贯铜钱一千文,兑换银子的话,基本上是一两多点,因为官方兑换不稳,有段时间八百文就能换一两银子了。

市面上老百姓日常花销铜板是主要的。

大家先开始串钱,一贯贯钱摆在桌上,为了好算账,先是一千文为一贯串着,等一条条钱摆起来。

汤显灵翻开账本,“今早,梅干菜肉锅盔备货三百个,富裕了三个不算。”进他们口了,主要是这边角料做的,产品不稳定,包的馅多,自家吃。

五文钱一个,这就是一千五百文。

“红豆沙一百个,四文钱一个,这就是四百文。”

汤显灵继续:“肉松面包二百个,五文钱一个,一贯钱。”

“算下来就是两贯九百文。”

“鸡蛋灌饼六文一个,早上我没数,忙起来昏头,不过揉面有大概数,能有个五十个,三百文。”

于是一早上的朝食,先不刨去本,总共是三两二百文钱。

继续算暮食。暮食算均帐,有人在店里吃,有人打包带回家,有人不要米饭,就按二十文一个算,差不多卖了七十份,这就是一千四百文。

“三两二加一两四等于四点六,四两六百文。”汤显灵估算大概。

蒋芸听得半懂半不懂,指着桌上散铜板,最后跟五哥儿说的钱数比对了下,还多了九十六文钱。

大差不差。

“每日四点六,乘以五天,这就是二十三两,我这周采买成本全都算下来是个九点五两银子。”

“一周净落下十三点五两,差不多。”

蒋芸听明白了,刨去本还有十三两五百钱呢,这还差不多吗?

“娘,还有咱们三个人工、耗材,不能我们三个白打工,我得给咱们分零花钱!五天一结帐,大家拿了钱爱买什么买什么,放心,我把大头钱都攒下来,年底交商铺税钱、人头税钱。”汤显灵心里拉了下账本,就按一周存十两算。

一个月存四十两,一年就是四百八十两。

!!!!

好多啊。

当然了,不能这么简单算法,还有锅碗瓢盆损坏补添,人活世上,人情往来,吃喝嚼头,还有消遣娱乐,置办衣裳,要是有人生病,这些也得花钱等等。

还有咋可能月月生意不断,有时候好了坏了,还有过年歇业,这么一算,起码一年能攒下二三百两来。

好牛啊。

他把这话说开。

蒋芸镇住了,“这、这般多吗?”

“你爹干了一辈子,攒下了五百多两银子……”

汤父走的也是‘优惠’路线,羊肉本身贵,羊汤馎饦带着羊肉,一碗十三文,扣出炭火羊肉面粉等成本,汤显灵预估一碗能赚个四五文钱。

汤显灵还未说话,蒋芸恍惚回过神,又说:“不过你爹在时,咱家孩子多,养的人多,要是以后五哥儿你有娃娃了,也得给娃娃攒上一笔钱。”

“……”汤显灵。

皇甫铁牛笑了下。

汤显灵害臊,看他回去怎么肘击铁牛!

“娘,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