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2 / 2)
人就是这般复杂,五哥儿深刻记忆还残留在身体中,汤显灵能记得五哥儿年幼时,汤父刻薄动辄对五哥儿打骂,家中大姐护着疼爱五哥儿,二姐三姐也会偷偷给五哥儿买吃的,蒋芸一边给五哥儿揉药油,抱着五哥儿轻声哄着……
所以五哥儿临死前还担心家里人,怨自己没能力,护不了阿娘,担不起汤父期许——
汤显灵走路一顿,确认了下,不由蹙起眉头来,自言自语:哥儿和男人长得一模一样也不缺什么啊。
不懂这个朝代,但他懂一些美食。
街坊铺子飘出的香味勾的汤显灵将哥儿问题抛诸脑后。这条街是坊间正街,奉元城是‘坊’拼出来的,坊里又是居民住宅巷子,每个坊有正街铺子,平时坊间居民都能在此买点日常用品吃食。
什么炸捻子、糖油饼、馒头、鸡汤馄饨等店,也有卖醋、酱、糖、布等小铺子。
这都是小店,真正的大市场是东西两市,专门做买卖的,两市货物齐全,什么稀奇古怪的都有,还有高高的二层酒肆食肆——就是酒楼饭点大客栈。
只有这两处才有。
槐花巷位于八兴坊,在西边,距离西市比较近。汤显灵先在隔壁买了个四个包子,两荤两素,时下包子多喊馒头,因为不是捏的包子褶,一团子外观长得像馒头。
叫肉馒头、菜馒头,馒头就是纯面馒头。
菜包子三文钱两个,肉包子两文钱一个,馒头一文一个。汤显灵咬了一口肉包子,是羊肉馅的,不至于出现一口下去还是馒头不见馅的程度,但肉是混着萝卜,不是纯肉的,吃起只是沾带着些荤味。
汤显灵先将包子送回去,塞到蒋芸手里,“阿娘你吃早饭,我去西市逛逛,晌午午饭前定能回来。”
他得去西市瞅瞅,不然留在家里听汤父骂他吗?
才不干呢。
第5章
从八兴坊出去到了主街道,主街道宽大气派,约有两三丈宽,路边是没有门脸铺子经营买卖,连着摆摊的都无,只有各色车辆,马车牛车骡车,或是百姓推着的独轮车、两轮车送货,也有穿着质朴的村民挑着胆子、背着背篓行色匆匆赶路。
要么是去熟悉的坊间摆摊叫卖,要么就是去东西两市,大多数都是前者。
去东西两市卖货,凡是占了路边地方都要收五个铜板,坊间街道只收三个,奉元城外的村民要是挑着筐进城卖自家的货物,多是去坊间划算些。
往西市去的路,汤显灵有记忆,可能在过去二十年日子里,去西市给家里跑腿买东西对五哥儿同姐姐们来说都是像玩一般。
从宽大的主路走半个多小时到西市,往东市去就远了。
要是累人,其实还可以坐‘出租车’。汤显灵看着路上不时来往藏青色油帐棚顶的骡车,骡车前挂了红色布条坠着大铃铛,这就是时下的‘出租车’了。
招手即停,而后跟车夫商讨价钱,这等车一般都是往各坊主路口送,不进坊里,车资不贵,三四文钱,看远近是否带了货物定。
汤显灵揣着蒋芸给的几十个铜板没舍得花钱,他靠十一路自己送自己去西市,一路上很新奇,看什么都有意思,春日暖暖的阳光晒在身上别提多舒服了。
还没走到,不远处正街已经人声鼎沸人多了起来。
汤显灵脚步加快,到了西市入口,进去街道跟各坊正街差不多宽,但里面都是铺子,叫卖的吆喝的挑着货的络绎不绝的热闹。
西市由好几条街道组成,都是干营生的买卖。
汤显灵一路往进走,他来得早,食肆铺子还在卖朝食,都是香味,浓郁厚重的肉香,还有芝麻饼才出炉的香气,这边铺子门脸很大,最小的就是汤家汤父自豪的大两间铺子那般大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