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49(2 / 2)

加入书签

“事不宜迟,还请安排牢狱和审问之人。”

“好!好!”

大荣复自己并不是审问的高手,但机宜司内有这样的专业人才,再硬气的人也支持不了多久,都得乖乖交代。

当然,他和这位戴提点也准备亲自盯着,万一衙司内还有奸细,防止对方杀人灭口。

眼见姜九被押入牢内,手法老练的狱卒将之吊起,摆开十八般刑具,大荣复有意无意地道:“听闻此案还与机宜司内的官员有关?”

戴晨目光微动,决定投桃报李:“不瞒大兄,那人是张氏外戚,司内早就受够了他,只可惜……唉!如今终究是闯下大祸,当真无妄之灾啊!”

“原来如此。”

大荣复刚回京师不久,但也早就知晓大宋官家目前只有两个儿子,长子是张贵妃生的,次子是苗昭仪所出,前者性情骄恣,在朝野中声名不佳,后者性情温婉,多得朝臣赞许,更与相公之子交好。

如何选择,不问可知。

追查凶手永远都有政治考量,更何况是这种事关中枢稳定的谋逆!

“那个人在何处?我能去看一看么?”

“已经入狱!大兄请!”

张希贵确实在监狱里面了。

曾经用嫌恶的目光,看向牢狱内的犯人,现在视角调转,换成狱卒用讥笑和憎恶的眼神看向他。

这种感受,让张希贵几乎崩溃,嘴里喃喃念叨着,一刻不停,成为了最后的救命稻草:“张宣徽救我!张宣徽救我!”

大荣复来到牢外时,就听到了这个念叨,轻笑一声:“宣徽使么?”

戴晨闻言摆了摆手,对着左右狱卒斥责道:“宣徽使也是能让这等贼子污蔑的么?还不进去,让他老实些?”

“是!”

狱卒冲了进去,啪啪啪就是三个大嘴巴子,响亮却又没有留下明显的指印,技巧不俗。

张希贵果真老实了,呜咽着缩成一团,瑟瑟发抖:“不要对我用刑……不要用刑……”

戴晨恨不得用刑,却终究没有那么做。

毕竟留下了太多伤痕,一个行刑逼供的帽子扣下来,贵妃那边的朝臣反倒会借机发难,于他们不利。

现在机宜司上下齐心,就是要将罪责尽可能地推到这位身上,撇清自己。

大荣复冷眼旁观,突然道:“戴提点,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戴晨正色:“大兄尽管赐教!”

大荣复道:“审问姜九,用大刑时,让此人旁观,如何?”

“这……”

戴晨目露迟疑。

将官员和江湖子放在一起审问,张希贵肯定会被那些鲜血淋漓的大刑吓到,姜九看到穿着官袍的人都被吊在边上,侥幸之心尽去,交代的可能性也更大些。

只是传出去,贵妃那一派真要发狂了。

可稍作沉吟后,戴晨咬了咬牙,还是道:“好!就这么办!”

张贵妃从来不是讲道理的人,拿了人,就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