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87(1 / 2)

加入书签

何安慰她。朱嘉逸虽然是个孩子,但虚岁也有十二了,身边的人再怎么宠溺纵容.也该明白基本的道理有是。不过看他行事,却似乎跟五六岁的稚儿没什么两样.觉得新鲜的.就不顾后果去追求.觉得厌烦的.便弃之如敝展。如果不是这样.就凭秦寡妇与云妮母女俩与他多年的情份.他也不至于为了个祝绣云便任由王永泰排挤她们呀。他还只是个孩子,还没到为美色所迷的年纪.而祝绣云也同样是个半大孩子罢了.风情半点都欠奉。朱嘉逸到底喜欢她什么?

文怡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只是好言劝慰几句,便让人将云妮扶回房间去了。她给云妮在这所宅子里安排了一个针线上的差事.不算辛苦.却也不算请闲.只盼着后者不会因为闹得慌便胡思乱想。她还特地嘱咐了那个媳妇子几句.让对方好生开导云妮。

那媳妇子应了,但还是忍不住道:“秦嫂子是自己找死.云妮心里也是明白的.相比之下,恐怕是怨小王爷多些。这叫什么事呀?都十二岁的大孩子了.还这般没心没肺的。若不是他自个跑了出去.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聚集在府里商量要如何找他。秦嫂子若不是为了给他出气,也不会跟人说那些话。结果他却扔下,秦嫂子跟别人走了.也不想想府里的人会怎么报复秦嫂子。当初小世子有十周岁.就能带着随从扶灵上京.临行前还将王府里的人事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该放的管事和下人都放了、该处置的产业也都处置了,除了王府之外.别的地皮和宅子全都脱了手,不然京里圣旨下来,王府可要吃好大的亏.我们更是要极赶出去讨饭了。相比之下,如不这位小王爷,真是......”她没说出那个宇.只是撇了撇嘴,“到底是小娘养的.无人管教.不懂事.不知轻重!”

文怡默然。听起来,那位前康王世子朱景深似子真是个精明人.有这点年纪就能瞒着嘲廷与宫里给自己留下了厚厚的家底.可惜.他这份精明也助长了康王府一众旧仆的野心。若不是他当年留下了这么一份家底.还有这么一帮野心勃勃却愚泰的仆人,也就不会有不天这一番乱局了。更可笑的事.这份家底他根本就无法享用,曾径花费的心机,不过是便宜了别人。

等柳东行回到家后.文抬便把这些事告诉了他。他皱皱眉头,又叹道:“朝廷当初派人接手康王府的产业时.就曾疑心过东西太少,但瞧账簿,又不曾是漏了什么,问了几个王府属官.都说是巳故的康王穷奢极欲,康王府外头瞧着风光,其实已径是寅吃师粮了.再看世子在宫中住着.手头也颠紧.便信以为真。直到后来康王府参与了郑王的谋反.太子殿下有发现.康王府的根基还在.当年是有人做了手脚!原想着是王永泰那帮人欺上瞒下.却没料到居然是朱景深做的手脚!”

文怡道:“你别看他年纪小.就以为他是个好对付的.其实心思狡诈得很。只可惜.他没遇上几个忠仆,这么大一份家底.居然俱宜了郑王。不知道你们连日在城里搜索.可找到申屠刚那些人了?”

柳东行微微一笑:“放心吧.虽然人还未落网.但已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了。现在就说康王府的家底都便宜了郑王.未免太早。他们出不了城.东西就到不了郑王手中。眼下吃亏的.只有康王府那群人。”

文怡这两日虽然一直持在家中.不曾外出.却也听得仆人说起外头的传言。城里有数十家商铺忽然倒闭.还有几家死了人.码头那边有个仓库着了大火.听说烧了半仓库的上等稠缎.还波及到旁边的屋子.幸好无人受伤。同时.官府又贴出公告.说城里出了飞贼.好几家大户都遭了劫.连知府家也丢了宝物。为了拿住飞贼.康城破天荒拖紧闭城门.禁止任何人出入.衙门的捕快四处搜寻.闹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