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82(2 / 2)

加入书签

柳东行笑了,伸手搂过文怡亲了一下,文怡脸一红,拍了他一记:“你这是做什么?大白天的,还有人在外头呢!”

柳东行笑得更大声了:“我的好娘子,你为了我去骂人,我心里高兴,稍稍亲热点又有什么要紧?这是在咱们自个儿家里呢。你原本就总是扭扭捏捏的,后来稍稍好些了,有时候我亲热一点,你还觉得欢喜,怎么这会子又扭捏回去了?”

文怡啐了他一口,转身脱开他的双臂,往旁边椅上坐了,方才继续道:“如今上头下了圣旨,册封太婆婆诰命,即便没有二叔的承认与宣告,也能正名了。那二叔那边,咱们还要回去么?”

柳东行收了笑,想了想,哼了一声:“当然要回去!有了圣旨,二叔开祠堂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他也没法拿这个当人情要我做什么了。更何况,虽有了圣旨,但再得到族氏的认同,自然是更名正言顺了。”

文怡笑道:“既如此,我们便把三牲鲜果香烛也都一齐置办了,省得都让学士府出面,若是二婶心里有气,故意弄些上不得台面的供品,岂不是让先人们受委屈?”

柳东行点点头:“这话有理,你吩咐人去办吧,我有事出去一趟。”

文怡问他:“你要去哪儿?”

“去东宫。”柳东行眼中闪过一道不明的光,“我要去谢恩。”

他嘴里说是要去谢恩,但实际上,到了东宫,跪拜过太子之后,他却开门见山地问:“末将今日所接的旨意是殿下的意思吧?不知殿下是何意?末将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绝不会因为血亲外戚,便忘却为臣者的本分。”

太子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他起身,柳东行依然而行,却仍旧低头肃立,一派恭敬

太子见状笑得更深了,道:“柳卿是个聪明人,我上回召见时说的话……你已经明白了吧?说不定心里对我有些看法。而前些天,又是我的疏忽,竟不慎将令夫人带来了麻烦。想必柳卿对我更加埋怨了。那封旨意,就当是我的赔礼,况且太夫人性情贞顺淑婉,坚毅仁爱,确实当为天下妇人典范。我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罢了,柳卿不必介意。”

柳东行忙道:“末将惶恐,实不敢当。末将谢太子殿下之恩,让先祖母得以正名。”

太子摆摆手:“我对柳卿是真心欣赏,只是习惯了权衡,才会做了多余的事,还望柳卿不要怪我。我知道柳卿是忠臣,以后再不会如此了。”

柳东行仍不敢大意,只是垂头恭谨地道:“殿下此言折煞末将了。”

“我可不是在哄你。”太子睁大了眼睛,“要知道,如今军中人材辈出,单是这一次北疆大战,就出了不少青年才俊。但即使是才俊,也是各有长短的。我朝不缺勇士,将才却不多,尤其是能独挡一面的将才,还得是能对付蛮族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