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99(1 / 2)

加入书签

里听说的,本来还想把区家的事细细说来,偏可柔一听见我有意应承,便哭个不停,我被她哭烦了,竟没顾得上说明。若真是误会,到也怪不得她无论我好说歹说,都不肯答应呢。”说到这里,她又有些生气:“这丫头真是不省心!只要能干,未必比嫡出的差!更何况,若这区大少爷果真是嫡出的,区太太还未必愿意遣官媒上门提亲呢!”

段氏沉下脸色,侍立在旁的玉蛾大气都不敢出,这时,玉蜓从门外进来,行了一礼:“太太,方才送去给五小姐的补汤,又被五小姐退回来了……”段氏猛地一拍茶几:“她不喝就算了!天天送去,天天退还,难不成我在补汤里下了药,想要毒死她不成?!一个两个都不省心,便是**碎了心,又有谁念我的好?!”

玉蜓吓了一跳,目光闪烁:“太太……”玉蛾上前一步:“太太别生气,兴许是天太热,五小姐没有胃口。奴婢去跟老太太屋里的如意姑娘提一提,让她去劝五小姐吧?”

“不必了!”段氏冷哼,“五小姐如今是娇客,再有几日就出嫁了,我何苦在这时候让她不痛快?她如今金贵着呢,只怕老太太屋里的姑娘也劝不动!”

玉蛾玉蜓都不敢再说什么,文怡见场面有些尴尬,便干笑着起身寻了个藉口,辞而去。

她一边往外走,心里还一边在疑惑,段氏与文娴这是怎么了?从前在顾庄时,她们明明还相处得很融洽的?她有心要问问文娴,但又想起文娴的脾气,便是问也问不出来的,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想来继母继女之间,多少会有些矛盾吧?

文怡叫住一个路过的丫头,问可柔如今在什么地方,得知她刚刚去了文娴处,心道一声好巧,便转身文娴的院子。

院子里静悄悄的,蒋瑶与文娟似乎都不在,只有三两个丫头在树荫底下打磕睡,屋里也不见有人影。文怡带着丫头一路走过穿堂,看见侍棋带着两个小丫头在那里做针线,抬头看见她,便起身行礼问好。

文怡笑问:“你怎么在这里?”侍棋道:“这里比院子里凉快,又有风。奴婢正要赶着做几个荷包,便在这里做了。”文怡又问:“五姐姐呢?”侍棋答道:“在屋里呢,表小姐来了好一会儿,正在说话。侍琴和秋水在屋里侍候着。”

文怡见她做的针线是个红盖头,上头绣着鸳鸯,不算华丽,却极精致,再看她脸上带着红晕,便猜想这是她给自己做的。文娴的丫头,除了侍琴要陪嫁外,其他都是新补上去的,几个旧的都要配人了。

文怡留了丫头在这里陪侍棋等人说话,自己独自沿着抄手游廊到后院屋里去寻文娴,才走到窗下,便听见屋里文娴在说话:“……妹妹不必再说了,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但这门亲事都定下了,我又能说什么呢?柳表弟与六妹妹自幼青梅竹马,情谊深厚,我是早就知道的,但他不愿娶六妹妹,难道我还能逼他?婚姻之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是我做女孩儿的能议论的?再说,如今即将与柳表弟成亲的是我,我虽心里有些委屈,却也不会违逆父母之命,将来过了门,只要做好本份,想来他也会给我一份敬重的。世上的夫妻,有几对是成亲前便相识相知的?我能嫁给一个知根知底的人,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了。

文怡听到这话,心里不由得念了一句佛,接着又有些气恼:可柔到底说了什么,才会引出文娴这番话来?

只听得可柔用略带惊惶无措的声音道:“五姐姐,我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听到别人议论,心里为姐姐感到委屈而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