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79(1 / 2)

加入书签

错,今日一见脸上就有了笑模样:”大妹妹今儿怎么会来?”

柳素甜甜笑着向她行礼问好:”见过大嫂子。听说大嫂前些日子到府里去了,怎么没来我我说话?我一个人在家里闷得帐,正想嫂子呢。”又从袖里掏出一对绣着莲花的荷包来,双手捧着递到她面前:”瞧,这是我给大嫂子做的,就是用的上一回你提过的那种针法,绣得不好,大嫂子可别笑话我。”

文怡先前与她话次见面,是在路王府的赏花会上,不过是闲谈间偶而说过些刺绣针法的闲话,却不料她到今日还记得,再看那荷包上头绣了碧叶莲花,花芯处都是密密的莲子孔儿,碧叶下方,还隐约可见两条大红鲤鱼,不但寓意吉样,做工、色彩都是上佳的,便知道柳素必然花了大功夫。文怡心中不由得有些疑感 虽说自己与柳素并未交恶,但她素来是个看惯嫡母眼色度日的聪明人,又一向亲近柳东宁多过柳东行

为何会为自己花如此大功夫做一对荷包?

心下虽有疑感,但文怡面上却半点不露,亲亲热热拖笑着收下了荷包,拉着柳素坐下,把她的针线活夸了又夸,又说了几向姑嫂间的场面话。柳素在一旁应和着,几次想要开口说些什么,都被文怡岔过去了,脸上不由得隐隐露出几分焦急之色。

文怡看得分明心下明白,她今日前来,必是奉文母之命前来的,只是不知道背后的人是柳二叔,还是柳二婶?

这时,柳七太太过来了。柳素忙起身见礼 十分恭敬。

柳七太太对柳素印象似乎平平,淡淡应了随口寒喧几句,三人重又落座 丫头上茶。

不等文怡再开口,柳素便飞快地对她们道:“侄女儿今日前来,原是奉了父亲之命,前来送贺礼的。”

“送礼?”文怡与柳七太太双双问出声来。

柳素忙笑道:”七叔高升了,不日就要赴任,大哥哥也立了军功,升了正五品,连先人都得了侍面。

如此大喜事,怎能不贺?若不是母亲身上不好,一时顾不上,早就要来的,拖到今日,已经十分不好意思了。还请七叔七婶、大哥大嫂勿怪。”

文怡眨了眨眼,没说话。柳七太太倒是露出一丝嘲讽的笑意来。

圣旨封赏柳东行,是在十日之前;柳七老爷升官,则是在七日之前。如今京里的人都不再关注柳东行,反而议谈起东平王府匆匆离京,又有两家藩王上书皇帝请求就藩的事了,而柳七老爷一家,更是收拾好了行李,又寻好了船家,只等着与几个旧众相聚过,又吃了侄儿喜酒后,便要启程南下。学士府到这时候才送贺礼来,不觉得太晚了些么?

柳七太太是长辈,没那么多顾忌:“我还以为二哥二嫂不知道这两件事呢,毕竟,无谈是同知,还是武德将军,都不过是区区五品官罢了,跟一部尚书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们可没那么厚的脸皮,以为二哥二嫂会觉得这是喜事,因此也没料到府上还会送贺礼来呢!”接着她又笑了笑,“再说了,听人说二哥也高升了,如今可是一殿大学士呢,尚书府也成了学士府,那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侍面。我们夫妻原有心上门贺喜,却又怕二哥二嫂看不上我们,也就不去自讨没起了。”

柳素的脸一下涨红了,咬着唇低下了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