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2(1 / 2)
爷面前,也是要恭敬见礼的。两位太太看着顾家老太太与顾大太太,再看看旁边那两位嫡出的小姐,总觉得对方对自家有些看不上,以罗家在归海的地位,这样冷淡的人实在少有,她们心里也不大高兴,只是碍于各自丈夫和儿子的嘱咐,勉强拉扯几句罢了。
于老夫人暗暗生气媳妇不会做人,只是她身为长辈,还有个做二品官的儿子,自然不好放下身段与罗家人虚与为蛇,只能暗暗给蒋氏使眼色。蒋氏却有些晕眩她看着墙上挂的两幅中堂,想着那署名似乎是皇帝从前还是皇子时的一个别号,知道的人并不多,她是因为在别人家里无意中见到署着同样名宇的一块匾,方才晓得的。但罗家怎会有皇帝的墨宝!不是有传言说,皇帝不待见罗家么!
文娴端坐在椅上,视线向下,一副端庄淑女的气派。而文媚也学着姐姐一般端坐,只是年纪尚小,性子难免跳脱,还忍不住时时抬头偷看长辈与罗家太太们说话。而文慧则是漫不经心地扫过小几上的茶碗,估摸着它的来历,只浅浅抿了一口茶,便微微松开了眉头,又再喝了一小口.方才放下茶碗,目光投向对面屏风上的字,心中才些疑惑:罗家别院那般富贵奢华,本宅用的物件却只有茶叶不错,其他的样样寻常,还多是旧物,若是古董倒还说得上是世家气度,但这明明只是民窑出的寻带器皿罢了,质地也仅是中上,罗家却拿它用了许多年,莫非他家只是面上富贵,其实内里早就不成了?她想起外头的种种传闻,嘴角弯出一个淡定地微笑,认为自己猜到了真相。
场面一时才些冷,罗大太太说了半日,也有些口渴了,只好低头喝茶。罗二太太神色淡淡地,开始跟文怡搭起话来。她早听说这位顾九小姐认得自家二儿子,便想知道两人是怎么认识的,交情如何。
文怡一直端庄地坐着,因那位罗四太太并不在场,她心里没那么紧张,但也不敢大意听了罗二太太的话,忙回答了自己与罗明敏认识的“ 经过”, 其实只是轻描淡写地点出聂与罗明敏曾是康城学院同窗的交情,又说出他二人曾在平阴县多次见面,而自己则是偶尔前探望舅舅时遇上他,并不能说是熟识。
罗二太太心里微微有些失望,但神色却放松了许多,嘴角微微有些笑意: “我家小二曾跟我提起,在平阴住的时候,有一位私交甚好的昔日同窗好友,对他多有照拂。那位好友还是今年平阳府试的案首,他几次拿这件事来鞭策他弟弟的功课,惹得他弟弟生气。我早听说过了,却到今日才知道,原来顾九小姐就是那位案首才子的表妹,先前实在是失礼了”。
文怡忙起身道:“ 您客气了,小女只是晚辈,不敢当您这句话。罗大哥与小女表哥是同窗好友,因表哥从前体弱多病,在学院里没少得他的照拂,后来罗大哥到了平阴县,表哥也只是投桃报李罢了,况且朋友之间守望相助,原是应该的。
“小女又不是正主,怎敢在您面前拿大?”顿了顿, “从前也曾听聂家表哥说起,罗大哥的小弟弟,功课极好,人又聪明,罗大哥嘴上爱打趣他,其实心里一直为弟弟自豪呢。小女先前听府上的管事说,罗小公子己经考中了秀才,这样的年纪就有这样的本事,实在是叫人惊叹!”
罗二太太脸上的笑意更深了,浑身都散发着愉悦: “我那小儿子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没想到能得到一府案首如此夸赞,倒是他的福气。我就承九小姐贵言了,只盼着他将来真的能有出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