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1(2 / 2)

加入书签

卢老夫人摇摇头:“罢了,不过是当作寻常宴席,族里女眷在一处吃酒说笑便罢。那位世子爷总不能跑到我们队伍里头混,除却见面时行个礼,倒也没什么要紧的。”

文怡皱起了眉头:“祖母这话倒提醒我了!虽然算起来都是亲戚,那位东平王世子更是小辈,可是他身份在那里,祖母依礼是要向他行大礼的。

卢老夫人笑道:“以他的家世出身,只怕从小到大,冲他行大礼的人里头,上了年纪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他是真龙后裔,福气本就比人大,不怕这些个。”

文怡冷笑,回想前世,新皇登基后不久,东平王就被变成泰城郡王,富庶的东平洲也被收回了,那所谓的新封地泰城,只是个小地方,因为靠近海边,有个不大不小的海港,还不算很穷罢了。不过泰城郡王一家并未就藩,而是一直久居京城王府,藩地内的一应事务,都是朝廷派去的官员打理。这还是看在他与今上是一母所出的同胞兄弟的份上,格外凯恩的。其他的藩王,大都只留下一个宗室身份,一座宅子,数十奴仆,外加一两个田庄,就什么都没剩下,比寻常富贵人家好不了多少。藩地也好,亲兵也好,食邑也好,都是镜中花,水中月,不过是由朝廷圈起来白养着罢了。她在大报国寺挂单的时候,上街化缘,还曾见过一个自称是郡王嫡孙的年轻男子因为没银子付饭钱,被酒馆老板和店小二押回住处领银子,一路叫骂,引得无数人围观。

只是这些话她不好跟祖母说,又不愿意祖母受屈,便道:“您别去算了,只说是身上不好,大伯祖母难道还会因为您生了病不能赴约,便恼了不成?就算她真的恼了,如今咱们也不用靠长房过活,得罪他们也不要紧。顶多……”想了想,“孙女儿一个人去吧?带上两个丫头婆子,就像祖母方才说的,只当是寻常宴席。孙女儿自是要跟姐妹们在一处的,哪位世子爷不比柳家表哥,是真真正正的外男,应该不会碰面。他既连我的面都未必能见到,又怎么知道咱家不买他的扎帐?”

卢老夫人笑了:“你这个丫头,也忒小看你祖母了。我身体硬朗着呢,冲他行个礼有什么要紧?祖母年轻的时候,跟着你祖父在外任上,不知见过多少贵人。这位世子爷跟那些人有事么区别?你伯祖母下了帖子,各房必是人人皆去的,我何苦冒这个尖,倒象是不给长房脸似的?”

文怡却很坚持:“帖子只说各房都去,也没说谁一定要去,谁可以不去,谁家还合家相迎不成?!孙女儿顶着六房名头去了就是。咱们家本就没有男子,去了也是在女眷堆里见礼,祖母去还是孙女去,又有什么区别?如今天热,祖母连院子都不出,活动活动。前儿偶然到前院旁听孙女料理家务,回来还觉得日头晒的慌。

您要是真的去长房赴宴,有事从午前一直到晚饭后的,人多一挤,有要胸闷都晕了!”

卢老夫人笑道:“哪里就这么容易晕了?你大伯祖母过日子最讲究的,你二伯母也孝顺,天热时必定会有冰盘,还有丫头打扇子,我坐车去,不会有事的。”

文怡不以为然地道:“长房的丫头未必有空替咱们打扇子,至于冰盆,咱们在家也轻易不敢用的,您的身子未必受得住。才在外面经了暑气,又被这湿冷寒气一冲,您回家一定又要犯咳嗽了。萧老大夫嘱咐的话,您都忘了?您的病,最要紧的是四季保养!”

卢老夫人被她说得有些讪讪地,想起外头的太阳,也有几分顾虑。自打如春后,到现在已经几个月了,下雨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每天太阳明晃晃地挂在天上暴晒,连院子里的花草都没精打采的,以她现在的身体,应该可以勉强撑上一天,但回来后必定又要吃药,反倒让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