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6(1 / 2)
那个名师口中贺栎山聪慧,尊师重教,是个好学之人,寒暑风雨,都不曾懈怠过一日。
……
如此种种,作证他跟传闻之中,品行为人大相径庭。
他往淮隐河里边倒夜明珠的时候,也是专门挑人最多的晚上,我父皇心血来潮,刚好出宫要体察民情。
这件事情被我父皇看到,被我父皇身边的大臣太监看到,被临安城所有百姓看到。朝野上下,都知道安王子孙不贤。
以珠饲鱼,引为典故,笑话他。
柴蟠说完,看见我久不发话,小心翼翼在我耳边试探出声,“皇上?”
“其实朕错看了你,你在听政史这个职务上办得好,恐怕天底下没有第二个人,有你这样细致心思……”
往往一个人直、衷、耿,耳边许多事情就不闻不问,只顾自己,不爱探听其他人。
钻研别人的心眼和小辫子,只能是这种人。
“臣有错!臣渎职之错,绝不能姑息……”柴蟠跪下来,说他坚决要外放,即便留在朝中,也不再适合担当这样重要的职务,他不干。
他决心要走,朕准了。
只是许多情报,我仍然要他给我整理成案,容我细细再看一遍。
在京中当官,各个都有一把刷子,譬如柴蟠虽然爱告状,但文书写得又快又好,我放他出来第二天,他的奏章就送来了我御书房。
我对着桌上字里行间贺栎山所言所行,来来回回地看,背后发凉。
老安王看重他,从小就在替他谋划后路。
国子监中,他特意靠近我和景杉,我和景杉,不过是用来遮掩的两个狐朋狗友,验证他顽劣品性。
他这么多年对我说过的种种,有几句是真?
世上假话最动人。
我从前以为他最心软不过,如今看来,是他最冷心不过。
他心中仇我,他仇我段家所有,仍然对我笑脸相迎,那日林承之在牢中对我说,唯独身边的人,我一个都看不清,一语成谶。
他有志,耽于情爱只有我,没有他。花丛之中他片叶不沾,世上最清醒。
他这一张面具,从小装上去,到现在应付我和外面的形形色色,炉火纯青。
贺栎山在京为质,漩涡最深处,为什么贺初泓还要送他侄子过来贺栎山身边?
他在表衷。
贺栎山仍然控制着冀州。
他想反。
***
屋漏偏逢连夜雨,我忙于政务心病外显,一阵妖风晚上刮过来皇宫,一齐将我按倒在床榻。
生病期间,新的听政史展昕逡报给我,琵州大旱,土匪强盗烧杀抢掠,流民聚集要行起义之事,一团乱麻,贺初泓先斩后奏起兵平乱,现在琵州已经纳入他治下。
这一切,他没有报。
我父皇的担忧没有错。
安王不削,大害。
我在寝宫养病,景杉和贺栎山都来看过我。
景杉说他拉着贺栎山,去小时候给我祈福过的那间寺庙,觉得那儿灵验,祈求他三皇兄我长命百岁,百病皆消。
我说他有心,赏了他东西,他兴高采烈走了。
贺栎山守在我床边,双手捉着我的手,说恨不能以身相替。
我将他的手推开,“安王最好离朕远些,免得被朕传染了病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