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9(1 / 2)

加入书签

到公堂上跪着去了,差点没把他吓死。

熊锦州随着宁归竹的动作晃脑袋,嬉笑道:“一劳永逸嘛。”

宁归竹挑眉,示意他继续说。

熊锦州就老实交代了,“他敢这么做,还是咱们先前太好说话。现在让人吃个亏,等这事彻底传开后,任谁提起他都会骂上两句。这样一来,日后要是再有人动类似的心思,也会先掂量掂量。”

宁归竹听了,心头不由发软,捧着熊锦州的脸亲了口,拉长声音道:“你怎么这么好啊——”

他教这些东西不是没想过会遇到不好的人,不过是觉得天底下就没有能顺风顺水一辈子的好事,只要不影响他们家过日子,闹一闹也就算了。

谁知熊锦州居然……

宁归竹感觉自己快要被感动哭了。

熊锦州抱着他,避开旁边的五福,靠在床头,语气笃定:“我本就该保护你的。”

宁归竹靠在熊锦州怀里,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缓了好一会儿,那激荡而出的情绪才平缓下来,靠着人问道:“要是发展不理想呢?”

“不会的。”熊锦州道,“没人会忽视粮食。”

如果说宁归竹要教的是什么小吃菜肴,那这事确实不会被什么人关注。但木薯能提取淀粉,而淀粉可以制成粉丝。

能填饱肚子的东西,不管其中要经历多少工序,都没人会觉得它多余。

事实,也确实如此。

·

第二天早上,家里人得了消息,过来看熊锦州和宁归竹。

夫夫俩因着这事暂时在家休息,倒是正好接待到他们,确定他们两个没事,柳秋红提着的心终于放下来,没忍住扯着熊锦州一顿骂。

昨儿还能将宁归竹说得心头发软,眼眶发酸的人,这会儿却被扯着耳朵,只能嗷嗷喊疼。

五福瞧了,咯咯笑得可开心。

陈县令进来瞧见这一幕,面上不由也带上些笑,说道:“五福这么点就知道看阿爹热闹了啊。”

瞧见他,柳秋红顿时松手,搓搓手有些拘谨:“大人。”

“不用管我,你继续教训儿子。”陈县令摆摆手,对宁归竹道:“咱们聊聊木薯的事情?”

宁归竹闻言也不意外,带着陈县令进了书房,桌子上正摆着他提前写好的方子。就两张,分别是淀粉提取,和粉丝制作。

趁着陈县令查看的时间,宁归竹道:“木薯粉丝吃起来是比红薯粉丝差一些的,也没什么味道,不过确实能做成主食,而且,晒干后的保存时间很长。”

“饱腹效果呢?”陈县令问道。

宁归竹顿了下,“很不错,不过不建议长时间吃,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对身体也不好。”

陈县令翻着方子,笑着拍了拍宁归竹的肩膀,起身道:“竹哥儿,百姓是只要能吃饱就行的。”

更直白点,他们只要不被饿死,就会高赞盛世了。

宁归竹语塞。

陈县令又问了些其他细节,带着方子离开后,连着数日都没听到什么动静,显然是不准备立即在安和县内推广开来。

宁归竹和熊锦州还是过之前的日子,至于先前诬告熊锦州的那一家子,木薯被收缴,除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和十岁以下的小孩外,其余人全被送去做劳役了。

又过了两天,宁归竹从熊锦州那儿听到点消息,说是那木薯方子被送到皇帝手里了,人停了巡视,正准备返京呢。

粮食就是民生之本,这种大事都是朝堂顶尖那撮人琢磨的,宁归竹便也没再琢磨。

这事到如今,论起来唯一与他有关的——就是陈县令被召入京,熊锦州同师爷全权接管安和县内的大小事宜,为此,他每天下值的时间晚了许多。

宁归竹抱着五福带着狗,在市集上转了一圈,没看见什么新鲜的东西,就去肉铺那边仔细挑了一块肉出来,准备晚上做水煮肉片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