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5(1 / 2)
次,我这儿给的赏银。”
有个进士在官员考核上便是一大加分项。
不过陈县令都准备这辈子扎根安和县了,对是否加分,是否能升职并不在乎,这银两纯粹是因着欢喜,与人说是赏银,也是怕熊才廉得了消息会多思多虑。
熊锦州不知道那些,只将陈县令的话记下,带着喜榜往小河村而去。
而另一边,宁归竹早已驾车出城。
熊金帛盘腿坐在侧后方,脑袋上是垂落的车帘,他好奇地问道:“师父,二十三名很厲害吗?”
他读了书,知道二十三是多少了。
宁归竹心情愉悦地哼着小调儿,说道:“当然厲害了。别看故事曲子里总说状元榜眼探花的,其实读书人这一辈子能通过会试便已经是顶厉害的了,日后只要好好努力就能当上大官呢。”
当县官的标准只是举人,进士的前途更不必提。
孩子懵懂地偏头,“会试很难吗?”
宁归竹想了想,举了个清朝末年的例子,“据师父所知的,就有一场会试是五千多人参加,但只有不到二百八十人通过了,你说难不难。”
熊金帛闻言,忍不住惊叹:“那二堂叔好厉害啊。”
“是的呢。”宁归竹笑道。
在里面的熊川水听着,忍不住也探出个脑袋来,问宁归竹:“那有没有简单点的考试呀,我觉得我进不了前三百。”
宁归竹:“……”
熊茵茵跟着探头,“茵茵也进不了呢。”
宁归竹:“……”
好在还有个贴心的,熊金帛按着两个的脑袋,说道:“我们还小呢,当然进不了啦,等我们读到二堂叔这个年纪,可能就有机会了。”
“哦……”
两个小的似懂非懂地点头,又躲过熊金帛的手,眼睛亮晶晶地问道:“那二堂叔多大啦?”
宁归竹回忆了一下,“三十多了,你们还得长好久呢。”
三小只凑头,伸出手指瞧了瞧,惊叹:“好久哦。”
有他们三个人两只手那么久。
说笑着,一行人进了村,远远地就有村民瞧见他们,笑着打招呼道:“宁先生回来啦,怎么没见孩子?”
“在摇床里躺着呢,抱手里怕摔着。”
“也是。”那人点点头,招呼道:“我先前弄了点泡笋,晚点给您送家里去啊。”
“啊?哎——”
宁归竹下意识要拒绝,但人已经进了院子里。
他不由身体前倾往那边瞧。
“坐在车架上怎么也不老实点?”柳秋红的声音传来,宁归竹下意识缩回脖子,乖巧地喊了声“娘”。
见他这样,柳秋红又忍不住笑,但还是问道:“怎么忽然回来了?有事?”
“是喜事呢。”宁归竹笑眯眯地吊了个胃口,也不等柳秋红问,便转移话题问道:“那位婶子怎么忽然说要给我送泡笋?”
家里亲近的人家他虽说不熟,但都是打过照面的,印象中没有那位来着。
柳秋红闻言就乐,“她啊,她家女孩儿进了你学堂,早就想送了,我想着你们不爱人去家里,就给拦了下来。”
宁归竹没想到是这么个原因,先是一愣,旋即又笑道:“娘费心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