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3(1 / 2)

加入书签

,又吆喝儿女去準备茶水花生。

熊錦州见状,把帶来的礼往表亲们手里一塞,脱身跑到宁归竹身邊,陪他一起扶着柳老太太。

堂屋里外两邊都烧着火盆,高高的火焰带来烫人的暖意。

熊錦州给宁归竹解了大氅,顺手折了两下放在腿上,準备一会儿放回马车上去。

柳老太太牵着柳秋红,问道:“怎么就你们,老大一家子咋没来?”

“春华回娘家去了,晚点会来,到时候跟我们一道回去。”

王春华和柳秋红的娘家所在村子相隔不远,就是不顺路而已,只能晚饭后绕道来这邊走一遭,见一圈家里人再一起回去。

柳老太太闻言点了点头,“那也不错。”

都说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但当小一辈成长起来后,年长者就会讓渡出这一天。毕竟,他们这时已经成了‘娘家’,而家里也会有更年轻的,需要回‘娘家’的新妻或夫郎。

柳秋红已经很多年没在大年初二回来了。

不,準确地说,是家里的外嫁人很多年没在这天回娘家了。

想到这,柳老太太忍不住看向宁归竹,大家齐聚在这里,是为了看熊锦州的夫郎,也是为了抓住这个机会,给宁先生留下个好印象。

她笑着问道:“这些零嘴都合口吗?有没有喜欢的,我讓人多上点过来。”

宁归竹闻言,连忙咽下嘴里的花生,说道:“合口的,都很好吃。”

“喜欢就多吃点。”柳老太太道。

相较于有本事的熊锦州和宁归竹夫夫俩,老人家心中惦念更多的还是自家亲女儿,只招呼了宁归竹两句,便又拉着柳秋红说话去了,絮絮叨叨全是这一年内的琐事。

他们四个姑娘一个哥儿,嫁出去后就数最小的柳秋红受委屈最多,于是这么多年下来,他们便也最偏心这个孩子。

老一辈不招呼,但有柳家舅舅舅妈、姨母姨父,和阿舅、阿舅丈夫在,熊家其余三人也没有被冷落半分,全程都热热闹闹的,很难不讓人心情愉悦。

因着熊锦州第二天就要去县里上值,一家子不准备在柳家留宿,当天的晚餐就准备得早些,刚过午时没多久就开吃了。

米饭是杂粮干饭,煮了腊肉蒸了鱼,还炒了一大碗肥肉,再加上蛋与白菜萝卜,和几样醃菜,凑了足足十个碗出来。

饭菜很好。

不过宁归竹这些日子吃得太好了,再尝这些没什么油盐调味的菜,就觉得寡淡,荤菜更是腥味明显,让他不是很舒服。

但能准备这么丰盛的一餐,已经是柳家人很用心的了。

宁归竹不欲让人失落,便也夹了不少荤腥到碗里。熊锦州在旁边给他夹炒白菜和醃菜,还说道:“这腌菜好吃,咱们家那些没这个味儿,你尝尝。”

知道他是给自己台阶,宁归竹尝了口,却也是真的眼睛一亮。

那腌菜黑乎乎的,也看不出来原材料是什么,但吃起来确实很香,酸脆辣爽,让人吃了还想吃。

见他是真的喜欢,旁边一个舅妈就乐了,“竹哥儿喜欢吃这个啊,舅妈家里还有,回头你们走前抓一碗,带回家吃去。”

“谢谢舅妈。”宁归竹高兴道。

有腌酸菜在,荤腥便也没那么让人难受了,宁归竹吃饱饭说了句大家慢慢吃,便起身放了碗筷。

他一个人在院子里逛了没多久,熊锦州就也放了碗筷过来。

“刚刚是不是没吃好?”

“有一点点。”宁归竹也不瞒他,“回去后想吃你做的鸡蛋面。”

“好,给你煮。”

夫夫俩湊在一起说着小话,亲密的氛围根本没有让人介入的机会,陆陆续续放了碗筷出来的表亲们各自找了位置坐下,偶尔抬头瞧见他们俩这般,便忍不住低声调侃两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