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9(1 / 2)

加入书签

起去?”

“你们夫夫俩怎么想的我怎么知道。”

陈县令悠哉地喝了口茶,又提点熊锦州:“事情你别着急跟竹哥儿说,过几天敲定下来后,我会亲自告诉宁先生的。”

“?”

熊锦州又不明白了。

这些当官的说话是真的弯弯绕绕一大堆,熊锦州摸不着头脑地被赶了出去,干脆放弃思考找卢主簿点了卯,带队出去巡逻了。

師爷从另一边而来,注意到熊锦州的神态,抬步进入院中,笑着询问陈县令:“大人这是跟人说了什么,我看熊捕头好似不甚明白的样子。”

陈县令呵道:“他那武夫,能明白些什么?”

师爷侧目。

说起武夫的话,这人家里那位不也是吗?

瞧出他眼里的揶揄,陈县令咳了声放下茶盏,正儿八经地将自己的打算说了。

师爷在一侧坐下,听完后思索片刻,笑道:“大人这是在为熊家和宁先生铺路?”

陈县令垂眸道:“这个世道,自己没点本事,靠山再强也是没用的。”

宁归竹的本事全落在民生上,不是那等能在官场如鱼得水的人。现如今工坊那边的布料一日日见多,被送往其余城池贩卖也只是时间问题。

当世家富户的利益受到冲击,他们自然会将视线落到这边,也会落到会众多手艺的宁归竹身上。

有他、有天骄还不够,得有上面的关注,得有人为他扬名。

只要他们这次表现得不拉胯,他们就能通过玄武卫进入皇帝的眼睛,未来只用他在奏折上稍稍提一提,皇帝也不会吝惜赏赐夸赞。当然,如果宁归竹真的能让百姓们吃上肉,怕是用不着他提,皇帝的赏就送过来了。

只可惜,宁归竹说还要几年。

……

并不知道自己画下的大饼效果有多强,宁归竹教着孩子们讀了一个时辰的书,然后留了作业让他们自己写,宁归竹坐在另一边,提笔书写计劃书的内容。

在他的所知中,不管是什么养殖场,一旦牲畜达到一定规模,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恶性传染病,在这个没有疫苗的年代,只能从根源上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宁归竹越写发现初始投入越多,叹了口气,也不知道县令需不需要玻璃方子。

古代是有玻璃的,只是这些技术掌控在达官显贵手里,再加上产量较低,导致价格极其高昂,宁归竹穿过来这么久还没见过玻璃呢,也不知道这个朝代的玻璃技术处在什么阶段。

想到了,他干脆顺手写了张玻璃方子,有了玻璃,又想到窑炉的事情,又顺笔写了两句窑炉的建议,准备等回头给养兔场计划书的时候,夹在里面顺道交给陈县令。

中午在忙碌中到来。

宁归竹起身,检查了下三人的功课,又听他们背了遍今天学的课文,夸赞道:“不错,出去玩吧。”

三小只欢呼一声,立即跑出了书房。

宁归竹关好书房的门窗出来,看了眼紧闭的院门,去厨房里准备午餐。

时间还来得及,宁归竹思索片刻,决定午餐就吃凉面了。

熊锦州回到家里的时候,三个小的都已经开始吃了,看见他回来欢快地抬起手喊小叔,熊锦州摸摸他们脑袋,随口问道:“你们师父呢?”

怎么不在厨房。

不等小孩们回答,宁归竹从厨房后门进来,“我在这。”

熊锦州就抛下小孩子们,走过去凑近亲了亲宁归竹的脸颊,说道:“不吃饭,跑后面去干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