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3(2 / 2)

加入书签

他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宁归竹咳了一声,拍拍熊锦州的后背,让人松开自己后,就头也不回地进了厨房。

事情杂乱琐碎,王春华和柳秋红配合着,倒也能忙过来,宁归竹插不进手,幹脆拿了抹布端了盆水往外面去,将搬出来的桌椅板凳全部擦洗幹净,然后把这些东西搬回各个房间里。

熊锦州看他忙活,起身过来,帮着他一起搬。

宁归竹拦了他两回,没能拦住,只好随他去,只是时不时抬头看两眼,怕人一个没站稳摔倒了。

熊锦平醒了点酒,注意到熊锦州的动作,也起身过来帮忙。

从房间里搬出来的多是桌子和精致的圆凳,八条高椅都是擺在堂屋里的,还有四条长高凳,摞起来后放到了倒座房的门房屋里。

这些东西都是熊锦州搬出来的,让宁归竹归位还真的有些难,这会儿有他带着大哥将东西归位,宁归竹将桌椅擦洗干净之后,就开始清点大家送过来的贺礼。

这个时代寻常人家不讲究送礼金,基本上是些吃食家用的物件。大概是考虑到房子是县令记在宁归竹名下的,送来的东西又以补气血的东西为主。

红枣、干桂圆、黑芝麻,还有红糖和鸡蛋等。

今天来的人不少,宁归竹没办法将所有人的情况都记下来,这会儿一清点,见大家送来的东西这么统一,不由暗暗松了口气,不再发愁日后回礼的事情。

除了这些,当然也有别的。

晋汤送来的是茶具茶叶跟贺聯,师爷送的是红燈笼和文房四宝,慧娘送了两匹天青色的布料。这三人,前两位都在为县令做事,自然愿意对宁归竹表达友好。而慧娘,交好有,但更多的是感激。如果不是宁归竹,她也没机会进入晋管事视野。

礼最丰富的是陈县令和吕天骄夫妻俩。

两个箩筐,一个放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一个放的是衣衫鞋履,包揽了日常生活所需的全部用品,也是两位长辈的一番祝福。

宁归竹仔细看过,开始归置这些东西。

食品类的全部送到厨房,新房子的橱柜足够宽大,完全能存放下这许多的东西。

笔墨纸砚放到最外面一排,正对着池水的卧室中,宁归竹准备回头调整一下这里的布局,让其更倾向于书房的配置。

衣服鞋履和布料放到主卧的柜子里,宁归竹看着留在外面的红燈笼和对聯,将其整理好放在一边,回到厨房问柳秋红:“娘,贺礼中有对联和红燈笼,现在要掛上吗?”

“哎呀,他们还送了这个呢。”柳秋红高兴道,“掛上掛上,红红火火的,以后日子也能过得红火呢。”

红纸贵,更别说灯笼和对联了,先前柳秋红没提,也是想着与其图那点好兆头,还不如留着钱让两孩子过日子。现在人家送了这些,当然就要掛上了!

柳秋红擦着手往外看了眼,喊道:“春华,你别洗碗了,给熬一点浆糊出来,老大老二,你们在哪儿呢?”

“怎么了娘?”

兄弟俩从一间房里出来。

柳秋红道:“趁着天还亮堂,你们去把红灯笼给挂上,蜡烛等天黑了再点,能多亮一会儿。”

“等会儿还要拿下来点?”熊锦州挽着袖子,还是道:“那不能等天黑再挂上去吗?”

柳秋红瞪他:“让你挂你就挂,哪那么多废话。”

挨训了。

熊锦州摸摸鼻子,老实去干活。

日常用得上的工具都放在门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