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8(2 / 2)

加入书签

可惜,问出这话的人根本不在乎他的想法,见纸张上出现熟悉的筆画,熊锦州抬步就要出去找夫郎。

卢主簿及时回神说道:“今儿大人会升堂,你可别离开太久。”

“嗯?”熊锦州停下步伐,疑惑:“什么事?”

卢主簿道:“城东那家娘子来上告了。”

城东,娘子。

熊锦州瞬间明白卢主簿说的是哪个,等出来的时候,就跟宁归竹提了一嘴。

宁归竹闻言问道:“我可以去看吗?”

“主簿说会升堂,那就是县里的人都能去看,晚点我给你在视野好的角落里放个凳子。”熊锦州道。

宁归竹“嗯”了一声,补充:“凳子的话还是看情況来吧,免得影响你。”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现在时间还早,升堂最快也是中午左右,熊锦州洗了帕子,陪宁归竹去书店里买书。

这个朝代和华夏古代不一样的地方,可不只是粮食菜种之类,还有书籍。幼儿启蒙书中除了宁归竹所知道的三百千①,还有《幼经》《孝经》《蒙律》。

宁归竹大概翻看了下,《幼经》内容很杂,将大道理融入到各种历史故事中;《孝经》顾名思义,说的就是一些孝顺事迹;《蒙律》里书写的则是本朝的基礎律法,每條律法也都配了小故事,还挺有趣的。

“您这是要教自家孩子认字识礼?”书店掌柜认识熊锦州,却是第一次见宁归竹,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宁归竹点头,将挑出来的书放在旁邊,看向纸墨筆砚。

书店掌柜见状指了指旁边的东西,“给孩子用的话可以买那个,去河里淘点细沙出来放进去就能用。”

纸墨笔砚不便宜,寻常人家是舍不得给刚蒙学的小孩用的,也不知道谁突发奇想的弄了个沙盘出来,现在也有了专门的工具,练完字后用刮条划过,就能将上面的字擦去。

宁归竹看了眼,拿了三个出来放到桌上,还是挑了点笔墨纸砚,这些东西也不容易坏,带回去放着,他有什么需要也可以拿出来用。

老板见状也就不多说什么,见宁归竹没有需要的了,拿着算盘开始算账。

算盘噼里啪啦快速滑动着,很快就出了准确的数字:“一共四两七钱,给你们抹个零,那二十文就不用给了。”

“多谢。”宁归竹道谢。

他这回总共就拿了五两银子出来,倒是刚刚好。

将东西放到竹篓里,熊锦州一手竹篓,一手三钱银子,问宁归竹:“现在回衙里还是去工学堂那边?”

来都来了,宁归竹刚还说要去工学堂看看新紡織班的情況。

宁归竹看了下他手里的东西,“去工学堂吧,竹篓给我,我来背着。”

“没事,不重。”

上一批学生出师,工学堂的老师名额一下子就宽敞起来了,再加上在宁归竹上课的时间里,县令一直要求人加快新紡織工具的制作,这回新的紡織班就开了五个班,一个班十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分到一架纺织机上手。

留在工学堂教学的纺织老师不是最出色的那几个,但却是最会教人,基礎最牢靠的,显然晋汤管事有很认真地筛选过。

宁归竹的到来让几个人有些惊喜,“先生你来了。”

“我先前不是说了,隔几天会来看看情况的。”宁归竹见他们这样,笑得有些无奈。

其中一个女人说道:“这不是心里不踏实嘛,您来看过,确定我们教得可以,这才让人放心呢。”

宁归竹笑着摇了摇头,不跟他们贫嘴,扭头对熊锦州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