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5(1 / 2)

加入书签

事,最终落点尽可能是江山社稷。陛下最多认为殿下夸大其词,亦或者杞人忧天,不会怀疑您有不臣之心!”

太子不爱扯这面大旗,转念一想,他爹都能废了他,难道还要像以前一样父慈子孝!

“通明言之有理。”太子就要回去,抬起脚想起先前的事,“通明,你的身体——”

怎么还没忘?薛理很想叹气:“儿女之事要看天意。在您之前,您的几位皇兄没长大,皇姐反而一个比一个身体好。这些又怎么说?”

太子成亲早,也是几年后才得嫡长子,“孤怎么觉得你好像不着急?”

薛理:“殿下,微臣今年二十五岁,着什么急啊?就是五年后生孩子,等微臣像陛下这个岁数也该抱孙子了。”

太子愣了一瞬,显然忘记薛理在丹阳三年又回来两年才二十五岁。他潜意识认为薛理同他年龄相仿,过两年就三十了。

太子拍拍薛理的肩,心里感叹,是他多虑了。

薛理又想起一件事,低声问:“陛下这几年是不是不曾选人?”

太子没听懂:“选什么人?”

“后宫!”薛理压低声音,“给陛下准备十个八个。切记,不可专宠一人!”

太子就想说,你想累死陛下吗。忽然意识到薛理恐怕正有此意,兴许可能希望陛下此行得个马上风,“你——简直胆大妄为!”

薛理:“殿下找人透露给爱溜须拍马为陛下分忧之人。微臣听说陛下身边有几个这样的。届时也可以清君侧!”

以前太子同他皇帝老子感情真好,即便被圈在东宫三年,也不曾想过这种招数。太子看着比他小几岁的薛理,心底好奇,“你跟谁学的?”

“微臣在丹阳三年见多了上不了台面的伎俩。”薛理自然不能说梦中的他,鬼都不信,“殿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太子不认为薛理是为了从龙之功,否则当年不会冒着被砍头的风险为他辩解。想来薛理真是为他着想。可是太子不擅长这种伎俩。

太子决定徐徐图之。

下午,皇帝召太子和几名大学士以及二三品大员议政,太子趁机提到秋天胡人兵强马壮,恐怕又不安分,建议陛下带大军北上。

皇帝正愁没理由出去玩,太子递来梯子,皇帝立刻令兵部安排。

十日后,皇帝北上,太子监国。

大军在皇帝手里,太子自然不会自寻死路,是以他尽可能不去皇宫,各部有事就去东宫禀报。

皇帝玩高兴了,回来看到安分的太子愈发顺眼。

太子听说皇帝此行带回来一名女子,想起薛理说的“不可专宠一人”,太子令人打听此女秉性相貌才艺。过几日就叫人把消息透露出去。

又过月余,宫里多了七位妙龄女子,要么同那位秉性一样,要么就是跟她长得像孪生姐妹。

十月底,京师迎来今年第一场雪。积雪融化,便是冬至。太子一家要进宫过冬至,太子妃趁机找皇妃旁敲侧击,确定陛下先前带回来的女子早被冷落,心说这个法子居然可行!

此时,薛理遇到他入仕以来第一道坎。

前几日地方上送来一起灭门凶案,凶手被抓,只待刑部核实后问斩。薛理梦中伐异党同令人查其罪证就查出这起案子,真正的凶手是此时庐州知府的弟弟。

明知凶手是谁却要假装不知,薛理良心上没有任何不适。只是觉得如今的他没有必要畏手畏脚。

可是要查,很有可能狗急了跳墙,他有去无回。

前御史大夫和前礼部尚书不敢在京师杀他,不等于庐州知府不敢在庐州动他!

庐州也算山多水密的鱼米之乡,失足落水亦或者失足摔下山,再寻常不过。

晚上,薛理和林知了一起泡脚的时候他说出此事,没有提梦境,就说那个案子很怪,逻辑不通。这样的案子能递到刑部,庐州府功不可没。他要是过去核实此事,很有可能遇到危险。

林知了:“我要说不管,你真不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