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3(1 / 2)
这个时节的京师蔬菜极少,茄子豆角黄瓜全没了,韭菜也没了,比两个月前少了七八道菜,只是加一道锅包肉,林知了觉得少。
考虑到有了萝卜汤,再加萝卜菜就重了。家家户户都会备萝卜,店里加萝卜菜估计也没有多少人吃,林知了盯上白菜。虽然关中百姓冬日里也会准备许多白菜,可他们是水煮白菜或者白菜煮面。林知了要做的是醋溜白菜。
这两道菜林知了亲自掌勺。
多亏了在丹阳干三年,勺子铲子在林知了手里就像将军的红缨枪,做起菜来没有一丝凝滞感。又因为伙计厨子是她一手调/教的,没有一个老厨子,是以没人发现林知了其实是半路出家。
至于林知了的刀工,是不如十年八年的老厨子,因为她以前是卖饼卖面的,刀工不好实属正常。而仁和楼的面食在京师确实称得上第一!
林知了叫厨子和伙计们尝尝这两道菜,厨子和伙计一致认为可以端上桌。林知了叫爱做菜的厨子练练手,回头给大家当午饭。
午时两刻,众人吃馒头喝汤就白菜和锅包肉垫垫肚子,仁和楼就开门营业。
在廊檐下等候多时的食客进门就说:“林掌柜,如今天冷了,天黑的又早,我觉得每天晌午可以提前两炷香。”
林知了:“天冷面发得慢啊。好比蒸馒头的面,厨子们三更天起来和面,到辰时面还没发。将近午时才蒸馒头,提前两炷香哪来得及。还有红烧肉,不炖上半个时辰不入味。红烧牛肉也要炖许久。”
食客是个男子,从未下过厨:“难怪早上没有红烧肉和红烧牛肉,只有小块的卤肉。”
林知了笑着说:“要是来得及我能不做吗。谁跟钱有仇啊。”
食客连连点头。
其实半夜起来来得及,可是仁和楼不止卖早餐,还有午饭。长年累月下来,耐操如毛驴也会累趴下。届时会影响仁和楼的口碑,林知了也要教新人。再说,东宫没有指望仁和楼的盈利过活,对林知了的期望是不亏钱就行,林知了何必害人又累己。
午后,还没到申时,天空飘起鹅毛大雪。林知了感觉到冷,问厨子和伙计们冷不冷。伙计说冷。林知了问他们有没有厚棉衣。厨子回答,以前每季都有两身衣服。棉衣也是如此。
林知了叫他们回屋换厚棉裤,外请的两个伙计欲言又止。林知了见状问他们是不是没有。
伙计说厚棉衣在家。
林知了:“我估计你俩就没有厚棉衣。先给你们支一半月钱,去买两身厚棉衣。”
伙计:“这个时候买衣服?”
林知了:“去大店。大店不会因为突然变天加价。自己赚钱都不知道对自己好点,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洗碗工魏娘子忍不住说:“他们都有兄弟姊妹。”
林知了冷哼一声:“兄弟姊妹是爹娘的责任。律法规定子女赡养父母,没有规定赡养兄弟姊妹侄女侄子。依我看每月给家里三贯足矣!你们小的时候父母随随便便养,能不能长大全看自己够不够命硬。如今长大了,就算不这样回报父母,也不应该掏心掏肺!爹娘又不是你们一个人的爹娘!”
此番言论传出去堪称离经叛道。
不止两个伙计,东宫出来的那些人和洗碗工都被林知了惊得有口难言。
“本是如此!人活一世为了什么?问心无愧便可!”林知了说完去屋里拿钱,随后就找蓑衣和斗笠。
伙计问她去哪儿。
林知了牵着薛瑜的小毛驴,“我回家拿大氅。你们都给我好好想想。我可不希望仁和楼出去的人一个两个都是只知道耕地不知道吃草的老牛!”
到家看到棉大氅,小鸽子的磨损的厉害,因为他在丹阳那几年每到冬日就拽着大花到处溜达。薛理的还像新的,可是他如今乃正五品,棉大氅好像不符合身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