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9(2 / 2)

加入书签

薛瑜心虚。

昨天下午她跟二嫂回来的路上碰到几人闲聊,其中一人以前找薛二哥开过药方省了几百文, 就给二嫂两个茄子,说她婆婆年初在厨房育苗,开春移到院中,所以比往年早熟一个月。二嫂从去年夏天就没有吃过酱烧茄子,得了两个不要钱的心情好,薛瑜要做菜, 她就慷慨一次。谁知薛瑜灵机一动想试试甜口的茄子什么味儿。

刘丽娘今早想起昨晚甜到齁心的茄子还想吐,以至于早饭就喝一碗小米粥。

薛瑜理亏不敢反驳,小声嘀咕:“出去就出去。”

这个时候家家户户不是做饭就是在烧水洗漱,路上只有十岁以下的小童玩闹, 薛瑜看一眼觉得无趣极了,扭头回家。

到院里看到二哥把前几日买的黄豆拿出来挑捡,准备晒黄豆酱,三哥盯着小鸽子喝药,无人同她搭话,她拉着大花出去——遛狗!

好在端午三天假,第二天小鸽子没什么精神也不用薛理去学堂为他请假。

林知了猜端午节坊间百姓吃得好,除了今天仍然要出来做事和开门迎客的商户估计没什么人出来吃早餐,就提醒厨子们早饭比平日里少三成。

清晨,林知了伴着从城外吹来的麦香到店里,厨子和伙计们快把早饭做好了。林知了检查一遍,满意地点点头,叮嘱采买回头只买两只母鸡和四只公鸡,鱼买六条,牛羊肉各五斤,羊排买两斤,牛骨炖汤可以买十斤。

厨子担心荤菜不够,林知了就说离市场近,真有几位客人点十道八道菜,届时赶着驴车去买也来得及。

早饭同林知了预料的一样,昨日过节吃多了,早早起来开门备货的商户也没什么胃口。有几位时常来仁和楼用早饭的商户往日需要一碗面和一份肉夹饼,今日只要一份小米粥和一个肉包子。

清晨客人不少,但不像往日络绎不绝。往日集中在辰正,今日断断续续到巳时。

林知了看到拉面和刀削面只剩几份,油饼和烙饼剩十几份,包子剩几十个,胡辣汤和豆腐脑分别剩二三十份的样子,仁和楼众人早上和晌午两顿吃得完,就叫伙计关门。

然而伙计到门边又来几人,进门就问有没有吃的。

伙计下意识侧身,从柜台出来的林知了停下,推荐小米粥、八宝粥、胡辣汤和豆腐脑。这几人原先想来一碗面,闻言想起仁和楼的胡辣汤豆腐脑两掺好喝,决定一人一碗胡辣汤豆腐脑。

厨子盛胡辣汤,林知了打开蒸笼,提醒几人还有素饺子肉包子。

早上也有水晶饺,看起来很有食欲,三人要十个——虽然饿,可是食欲不振。胡辣汤豆腐脑下肚,几人胃里舒服了,更想喝汤,叫伙计再来三碗干笋豆腐汤。

林知了叫伙计把盛八宝粥的砂锅端去后厨,又用盘子盛十个荤素两种包子,吩咐伙计先吃点垫垫。

食客不禁问:“林掌柜还没用饭?”

林知了:“先前吃了一点。今天客人少,还剩很多,我们不吃总不能留到晌午卖掉吧。天气这么热,也不知道到晌午会不会变味。”

话音落下,进来一群半大小子。林知了看过去,除了她弟的几个同窗,还有几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和六七岁的童子。

章元朗看到林知了就问:“姐姐,有吃的吗?”

“雪衣豆沙和鸡蛋糕没了。”林知了其实早上不想做这两样,可是厨子、伙计和洗碗工刚拿到赏钱浑身充满了干劲,又因为比三月少了几十文,很想这个月补回来,以至于都要做。林知了跟钱又没仇,自然不会阻止。

章元朗:“我猜到了。还有什么啊?姐姐,我说仁和楼的面好吃,我表兄不信。有面吗?给他们来两份!”

刘丽娘听到熟悉的声音把包子塞入口中,边吃边进来,到店里包子也咽下去:“拉面还是刀削面?”

“刀削面啊。”章元朗转向比他小的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