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6(1 / 2)

加入书签

麦!转念一想,皇帝感到古怪,皇庄收成全部上交,种地的农户只拿月俸,粮食产量多了与他们无关,粮食少了要追责,农户何必承担这种风险。

皇帝叫内侍找人打听打听怎么回事。

内侍来到河边找到放牛放羊的半大小子,问他们草多的那块地是不是自打种下去就没人看管过。

放牛娃告诉内侍确实如此。内侍又问种田的人呢。放牛娃解释在城里做事。内侍回禀皇帝,农户拿钱不干事。

太子认为不可能,因为薛理说过,农民看不得地荒。他叫内侍再打听打听是不是另有隐情。

内侍认为可能农户缺钱,就找放牛娃问是不是农户家壮劳力病了,女人不得不去城里做事。放牛娃的反应很奇怪,农户家没钱。

内侍瞬间明白此话何意。

皇帝还在等着,内侍不敢藏着掖着,只能把他的猜测说出来,比如每日给农户两百文,兴许被管事的克扣至五十文。

在太子提到农民见不得地荒着,皇帝已经猜到缘由。是以毫不意外。皇帝很是愤怒,仁和楼的事才过去多久,皇庄管事非但没有收敛,竟敢顶风作案,还是京郊,眼里有没有他这个当今天子!

皇帝气得拂袖离去。翌日早朝也没露脸。

许多官吏认为皇帝又病了,按耐不住的人找国舅打听真实情况。

当朝宰辅也有点心慌,可是他见太子有心思回东宫用饭,一副稳如泰山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样子,顿时不慌。

薛理也不慌。

本朝规定五品以上官吏需要每日朝参。六品户部员外郎没有资格,薛理不知道朝中发生何事,而他认为尽了人臣本分,就该吃吃该睡睡,还跟往常一样去仁和楼当两炷香伙计。

仁和楼今日也是一派欣欣向荣。

男女伙计脸上的笑容让熟客忍不住询问:“近来是有什么好事吗?我看你们好像一个比一个高兴。”

掌柜的说了,财不外露!若是叫人知道仁和楼很赚钱,定会有人想法设法把她挤走。

林知了可以教伙计厨艺,会向太子为他们请功,换个掌柜的极有可能把功劳揽到自己身上。从宫里出来的宫女太监们以前见多了这种事,自然要把此事瞒得死死的。

洗碗工也怕差事被人抢去,面对食客的询问不是装聋作哑就是装傻充愣。

食客们顿时想向林知了请教,她怎么调/教的,一个个跟锯了嘴子的葫芦似的。可惜林知了忙着收钱,没空同他们寒暄。

过了十几日,在城里也能闻到麦子熟了的味道,这个时候的傍晚才有点热。林知了一家在院里用饭,薛二哥又发愁嘀咕,“二十亩地,十个人抢收也要忙两天啊。”

林知了听不下去:“二哥,回头种黄豆和秋收的时候,村里谁帮你,秋收过后你就把地租给谁。人家一亩地要五斗粮食,你要三斗。人家收三斗,你就要两斗。佃户念着你的好,也不会任由其他村民欺负你和二嫂。地租出去一半,你和二嫂也不用为奴仆的事心烦。”

最后一句薛二哥没听懂,叫她仔细说说。

林知了:“家里用不了那么多人,你就不用盯着壮劳力。壮劳力不好买。老弱妇孺任你挑选,无论何时去市场都能买到。老弱妇孺不擅犁地,扛不动粮食袋子,但是可以帮二嫂做酱。”

薛二哥看向刘丽娘,叫她拿主意。

刘丽娘没有种过小麦,也担心来年这个时节颗粒无收。租给别人种最少明年这个时候不用买粮。

刘丽娘:“听弟妹的吧。咱俩正好跟佃户学学怎么种小麦。”

薛二哥把这事忘了,此地不产他从小吃到大的稻米。

二十亩只剩十亩,薛二哥不慌了,不再唠唠叨叨叫林知了等人没心思用饭。

四月最后一日,薛理和他小舅子休息,早饭后就留在仁和楼。

这个时候除了采买和薛二哥,所有人都在店里。也是有洗碗工打下手,所以无需薛理和林飞奴做什么。就是薛瑜也因为无事可做去厨房烧火,顺便向揉馒头的伙计讨教招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