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0(1 / 2)

加入书签

打开蒸笼馒头只剩七八个,干脆放入盘中让他们自己分。

随后又打开其他蒸笼,只剩零星几个蒸饺蒸包。店里二三十人,这点东西哪够啊。林知了去后厨,鸡没了,鱼没了,牛羊肉也没了。林知了看到没人点的菠菜,又挖一瓢面,带着面和菜去店里。

先把油盛出,林知了借着油锅把菠菜炒了。随后打十多个鸡蛋用平底锅摊十几张煎饼。因为平底锅大,做的煎饼不小,林知了做好就把煎饼切成小块,一桌放两盘。她自家那桌也是如此。

薛二哥拿筷子的手是抖的:“先前那位李公子走的时候,我看一楼二楼都有四五十人,以为当时就是用饭高峰。”

刘丽娘附和:“当时我还觉着这个店太大!”

“二嫂,二哥,你俩忘了吗?三月三,除了商人,无论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今日都休息。”林知了想起几件事,等洗碗工和伙计们吃好喝好,店里店外都打扫干净,她才把所有人叫到院里。

第101章 灌汤包

林知了先提醒几位厨子往后留意他们自己擅长什么, 若是只擅长面食便做面食,喜欢做菜就研究菜,爱做点心就专做点心。贪多嚼不烂,在精不在多。

在东宫膳房当过几年徒弟的小太监最先点头认可林知了的话。

林知了又说大家都缺少经验, 这个月允许大家犯错, 下个月再犯扣钱。又提醒一次众人, 二哥二嫂只忙三个月, 也许忙到下个月月底。若是他们当中有人可以独当一面,六月初便可接任管事。

林知了最后把目光停在外请的伙计和洗碗工身上,说他们若想当厨子, 就跟仁和楼签一份十年契约。

原先林知了觉得十年漫长苛刻。薛理提醒她, 师傅收徒比她严苛多了。二哥在济世堂头三年只认识草药,且薪水极低。若是在师父家中当徒弟, 就是只管吃住的奴仆。

林知了担心她“人善被人欺”, 是以原本五年的契约被她改成十年束缚。

说完这点,林知了又说,店里六个厨子, 十名伙计,还有采买和洗碗工搭把手,不应该再叫二哥和薛瑜以及林飞奴帮忙。然而多个薛理,还是忙得晕头转向,只因很多时候瞎忙。

此话无人反驳,只因伙计们不止一次撞到洗碗工, 有些食客点了菜,伙计还问人家吃什么。

林知了其实可以划分区域,然而这样做显得她独断专行。于是叫他们好好想想,再商量商量明天怎么分配, 随后问他们晚上吃什么,待会她去买明早需要的食材。

众人都不想吃饭。林知了叫采买跟她去市场。薛二哥说他去,他力气大推得动板车。

薛二哥带着采买离开,洗碗工也走了,外请的两名伙计纹丝不动,看着林知了欲言又止。林知了叫他们有话直说。两位伙计问他们能不能住到店里。

林知了奇怪:“你俩不是城里人?”

“是城里人,就是家里有点挤。”他们在家跟兄弟同住,但是没有私人空间。不像这里的床三面有墙。

男女宿舍上下十二个床位,其中男宿舍还有五个床铺空着,可是这些人是真太监。林知了问两个伙计:“你俩知道他们跟你们不一样吗?”

两名伙计不明所以。

林知了叫他们自己商量,她去店里查账。薛理带着弟弟妹妹回家,刘丽娘想等薛二哥,就先去店里陪林知了。

年龄最大的宫女说他们以前在宫里做事,如今宫里用不了那么多人,掌柜的好心收留他们。

两名伙计明白过来脸色爆红,神色局促地有口难言,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就说家里有事先走了。

年龄最小的太监气得哼哼。

大宫女:“任谁听到这样的事都不知该如何面对。如果明天一早过来,说明他们不是很介意!”

林知了在店里听到这番话很是赞同。

刘丽娘不在意那些事:“我看你应当收拾一间屋子放钱和账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