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5(2 / 2)

加入书签

“万松书院是朝廷办的,账上多了一笔钱容易出糊涂账。”

薛理也想到这点,毕竟书院不是什么桃花源,“时机未到。”

林知了:“自然是过了院试。可是相公现在不准备着,过了半年你还能找到今天出的题?”在心里补一句,不定被谁当厕纸用了。

薛理深以为然:“娘子真人不露相啊。”

又怀疑她装?林知了躺下:“相公,您的束脩呢?”

“在柜中。”

林知了又不禁坐起来:“发了?我怎么没有看到?”

“十两银子和五贯钱,放在小鸽子书包里拿回来的。”薛理想起什么,“先前答应你做几身棉衣,我想一人做一件棉斗篷先用着吧。”

林知了:“相公是要买什么?”

“年后兴许用得到。”

手里有钱心不慌,林知了也不是非要这个时候置办一堆衣物。跟薛理聊了几句,林知了困意过去:“婆婆找相公什么事啊?”

“先前她去大嫂屋里拿碗筷,大嫂趁机给她钱,母亲可能因为低头看到孩子心软没要。”薛理停顿片刻,“此事先看着吧。”

今晚看到薛理对薛二婶言出必行,林知了不担心他日后优柔寡断,过些时日又是另一番说辞。林知了稍稍用脑困意又上来,“我相信相公。”

薛理转向她:“真信我?”

“今日二婶跟我说过,薛理回来我叫他休了你。你猜我怎么说的?那就等相公回来!”

薛理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烫的他浑身战栗,情不自禁的靠近些,然而身体一动就被小舅子绊倒。薛理看着横在他和林知了中间雷打不动的小孩,宛如一道天堑,不禁揉了揉额角,无奈地叹气道:“睡吧。”

翌日清晨跟昨日一样,林知了身上暖了才去洗衣服。薛理在屋里教俩小孩读书识字。

清冷的冬日林知了甚至可以闻到雾的气息,没有一丝末日的腐臭。哪怕冷风让她打个寒颤,林知了依然觉得美好。

如今又跟二婶一家分开,林知了愈发心情愉悦,步履轻快地到路口听到“林娘子”。林知了下意识停下循声看去,从南边过来两人也端着盆,她俩都比她大七八岁,林知了隐隐记得她们两家的小孩爱跟小鸽子玩。

林知了还记得其中一个小孩说过陛下不舍得杀了薛探花。听起来他爹娘心明眼亮。也许不姓薛的缘故,陛下灭薛家满门也不会殃及到她们,她们才能说出这番话。

无论因为什么,她们没有落井下石是真的。林知了笑着问:“去河边洗衣啊?”

先前喊林娘子的妇人抱怨道:“孩子贪玩,一两日衣服就脏的没法看。你看看,白的都变成黑的了。”随便拿出一件给她看。

林知了:“我弟弟也是。你说他天天在书院,又不让他做什么,怎么就这么脏。我怀疑相公前面扫地,他在后面打滚拖地。”

村里人问过薛母薛理日日进城做什么,薛母说在万松书院当书吏。未来的肱股之臣变成小书吏,村里不少人为他感到可惜,闻言不好意思伤口上撒盐,便附和道:“我看也像。”

林知了朝村后看去:“我去那边,两位嫂子呢?”

“我们也去。”二人异口同声。

林知了怀疑二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寻思着跟她们不熟,林知了便静观其变。

到河边两人按耐不住,其中一人说道:“鸽子姐姐还不知道我叫什么吧?我娘家姓周。”

“周嫂子。这位呢?”林知了看向另一人。那位说道:“我姓吴。”林知了笑着称一声“吴嫂子”。

周嫂子笑着称赞小鸽子懂事又仁义,不止教她儿读书,还教他习武。

林知了:“他玩呢。”

吴嫂子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