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36 章 · 第136章(1 / 2)

加入书签

第136章·第136章

“夫人,三个月已至,你说的什么发酵应该完成了。”

不仅是丰锋等人,秦邵宗也时刻记着堆肥一事。

他说这话时,黛黎正在吃早膳。

热腾腾的汤面氤氲起雾气,热雾沾到女人黑长的眼睫上,仿佛渡上了一层水色。随着她缓缓抬眼,那抹亮色好似落入点漆的眼中,伴随着她勾起嘴角晕开明艳的涟漪。

“先前你只问了一回堆肥日期,我还以为你不急呢。”黛黎笑他。

“涉及粮仓,关乎百姓生计,我为北地父母官,自然是急的。”秦邵宗嘴上说着“急”,神色却平和得很,他拿起茶壶给黛黎喝了一半的茶盏满上,“但我对夫人信心十足,故而往常便没多问。”

他给她倒茶时,黛黎下意识将食指和中指并起,轻点桌两下。

秦邵宗顿住,放下茶壶后学着她方才的动作,“哒哒”点了两下,“这是何意?”

黛黎:“……多谢你的意思。”

秦邵宗又敲了敲,“你们那边流行这个?”

“是以前流传下来的一个故事的衍伸。”黛黎见他兴致盎然,不用猜都知晓他肯定要问,干脆往后说:“以前有个代号叫乾隆的皇帝微服出巡,在茶楼和臣子聊天时顺手给臣下倒了茶,因着当时茶楼里人来人往,臣子不好跪地谢天恩,情急之下遂用二指作腿,曲指谢恩。后来此事传了出去,又经过时间的洗礼,从曲指演化成简单的点指礼,意指无声道谢。”

秦邵宗感叹道:“倒是有趣。若有机会,我真想随夫人一同去桃花源看看。”

“得了吧,你不会习惯那里的。”黛黎想也不想就说。

秦邵宗皱眉不解,“为何?我对夫人的故土向来有无限好感。”

“你如今坐拥北地几个州,你知晓你这种行为在桃花源叫什么吗?”黛黎神色凝重,“拥兵自重,军阀行为!放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地方,是要被打倒的,斩立决那种。”

秦邵宗:“……”

难得在这人脸上见到一言难尽的神色,黛黎舒心得很,执着玉箸往碗里一捞,迅速吃完剩下的面条。

今日确实要出田,用过早膳后,黛黎和秦邵宗带着人策马出城。

昨夜下了一场大雪,通往农田那一路积雪深深。若是寻常,贸然骑马过去极容易折了马腿。

不过在两人来之前,莫延云等人已大致处理过道路,如今黛黎和秦邵宗一路畅通无阻。

三个月过去,当初的两个圆包肥堆像两只疯狂下崽的兔子,仿佛只是一晃神的功夫,便堆得满田野都是鼓包。

黛黎来到最初的农田——一号田前。

“母亲。”秦宴州也早早来了。

不仅他,还有秦祈年和施溶月也在。

秦红英到底已嫁作施家妇,且还不止施溶月一个孩子,在外甥的及冠礼后不久,她便回了南羽郡,只将女儿留在渔阳。而临行前,她特地拉着黛黎好好聊了一番

尉都纷纷来报,宣称粮仓空间不足,请求加建粮仓。

“等来年的春天,就将这些复合肥派给农民们。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下一个秋季必定是个硕果累累的金秋。”黛黎见儿子拿了个铲子,也加入到了装袋的行列中。

“风禾尽起,盈车嘉穗。如真有那一日,渔阳、北地,乃至全天下百姓都该拜谢夫人。”秦邵宗郑重道。

“只是复合肥而已,能改良种子才是真正的厉害……”黛黎看向远方的天,语气很怀念。

天幕上好似出现了成片比人还高的稻穗,头戴草帽的老人倚着稻杆、在稻穗下笑眯眯地乘凉。

“秦宴州,来和我比赛,看谁装得多!”少年充满斗志的声音响起。

青年的声音没他高,不知说了什么,只见两人很快各自走到一处,一人持一柄铲子,而后憋足劲开始装肥土。

黛黎不由笑了笑。

*

冬去春来,当结冰的河流缓缓流动,当大地逐渐露出原本的颜色,寒冬的尾巴终是溜走了。

立春至。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是春天的初始。万物春复生,没有农民不期待春季的到来。

而今年的立春无疑是特别的。偌大的渔阳里,随便揪一个老弱妇孺,何人不知晓他们的武安侯要大婚?

而早在七日前,每到辰时和哺时这两个用膳点,渔阳郡内所有的大食馆广开流水席。

不管是白丁,还是商贾亦或权贵,只要来食馆用膳就无需花银钱,所有支出通通由君侯府承担。

除去流水席以外,君侯府一处侧门还有粔籹等甜食专门派发给十岁以下的孩提,只要小孩儿唱着喜庆的打油诗在城中逛一圈,回来后即可领一把零嘴。

此外,还有一则令渔阳农户难以置信的消息:据说,他们君侯要迎娶的这位黛夫人研发出一种肥料,用之能使庄稼大幅度提高产量,最高能提至十之五。每家农户可去官寺凭免费领取一袋肥料。

这肥料便算是她大婚给渔阳农户添的彩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