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74 章 · 第74章(1 / 2)

加入书签

第74章·第74章

眼前空无一人,别说驴车和车夫了,连几块成型的木板都没有,黛黎只觉一阵绝望涌上心头。

“不能放弃,我没有回头路可走了。”她喃喃道。

通往甘泉寺的山路口没有车架,黛黎直接徒步出去。

走出寺庙这片山道区,往渡口和城外干道那边走。这中途耗费的时间,把刚刚黛黎直线下山攒的耗得一干二净,甚至还往外倒贴了些。

不过所幸,在走过一段后,黛黎遇到了其他前往渡口的车。

那是一辆驴车。

最普通的驴车,小毛驴套了绳在前,后面拉着一架连雨棚都没有的两轮板车,板车上堆着以麻袋套装的一众货物,一个老翁坐在麻袋上,手里拿着小皮鞭不时甩两下。

黛黎毫不犹豫跑上去,截停这辆驴车,“老丈,我欲去渡口,能否请你捎上我。不白坐你的车,我会付你车款。”

没想到这一趟竟能白得银钱,老翁哪有不接之理,乐呵呵地说,“当然可以,只是我这毛驴年老,走不快,你若不介意就上来吧。”

黛黎当然不会介意,她道谢后利落登车,坐于一堆鼓囊囊的麻袋上。

坐下来的这一刻,那根捆着她心脏的无形细线仿佛才松了些,黛黎深吸了两口气,企图舒缓胸腔里剧烈得过分的鼓动。

但用处不大,她的血液仍被焦虑煮沸。

黛黎不由回望身后,被翠峦环抱的古寺随着毛驴哒哒地往前走,逐渐被抛于后方,又因角度的缘故,被其他青翠遮挡。而后慢慢的,彻底看不见了。

驾车的老丈大概赶车无聊,与黛黎搭起话来,“女郎,你去渡口是接人还是远行?接人的话,其实也不必,渡口有车架,他们可自行乘车入城。”

黛黎:“远行。”

“你这行囊都没带,出远门可不方便,难道是去隔壁的九鹿县?”老丈是个擅谈的,径自道:“九鹿县是最近的,只需乘船大半日便可抵达。如今是未时,在船上歇一晚上,翌日早上正好就到了。”

黛黎不动声色地问,“九鹿县再往东些呢?”

“再往东些啊,那就是夏谷了。夏谷规模大些,来往的商贾也多。噢,你是要去夏谷对吧……”

黛黎听到规模大,眼底划过一道亮光。

规模大,意味着传舍多,能藏的地方也多,且还交通较为便利。

“不是,我要去九鹿县。”黛黎嘴上说。

*

甘泉寺。

典礼过大半,忽然有一人急匆匆来到绣娘身旁,低声对她道:“绣娘,西苑的守卫抓住了一个潜入那位房中的男人。”

绣娘大惊:“何方宵小竟敢在寺里放肆?还专挑在典礼时!”

来人汇报:“那人自称是三公子的部下,说此行奉主家命来送礼,并无恶意。”

绣娘脸色难看。

黛黎惹上谢元修一事,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若非那日她

“你随我来。”

只留下这句,她便迅速离开黛黎的屋舍,回到自己的房间。在小柜中拿出一个药瓶,“这是醒丸,你且拿过去给她们吃下,待她们醒来后,我有话问她们。”

戚宇拿了药,转身欲走,又被绣娘叫住。绣娘说:“戚宇,你派一队人去搜山。”

戚宇是教中信使,非边缘人物,“如今典礼过半,说不准她已下了山,不如直接派人去城中……对了,她有传否?”

绣娘沉默片刻,最后才挤出一个“有”字。

戚宇扶额,“你怎么搞?这传哪能给她!有传她能进城,也能去渡口乘船,若是乘船离开司州,寻她就不便了。”

“此话你和先生说去,那张传是谛听亲自授意给她的。”绣娘冷声道:“先搜山吧,说不准她还在山中。隔壁有一件她的衣裙,你裁一些拿去给猎犬嗅闻,看她往何处去了。”

戚宇被她前面的话噎的哑口无言,最后只是道:“行吧,搜山一事我会安排。”

他离开后,绣娘将目光重新移向柜子,眼里有化不开的疑惑。

那日黛夫人出现在她屋中,估计就是窃取睡丸,那布偶兔子不过是个幌子。但当时她分明检查过药瓶,且并非只检查一个,而是整个柜子里的都查遍了,里面的睡丸满满当当,一颗都没少。

怎会如此?

黛夫人的睡丸从何而来?

不死心的绣娘将所有装了睡丸的小药瓶都拿了出来,全部打开,又数了一遍。

数量还是正确的,一颗都没少。

然而偏偏外面的草香和梅香却昏迷不醒,难道她们并非服用了睡丸,而是吃了其他的药物?

莫不成是北地那边来了人,趁着庆典这个间隙,神不知鬼不觉的将黛夫人带了出去?

可是两个守卫还活着,若房中的草香和梅香见了陌生来者,二女没理由不会唤守卫?且真是北地来人,夫人那身华丽的衣裙也不必要脱下……

绣娘只觉得迷雾重重,叫她看不清到底是何处出了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