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3 章 :您想离开这里吗?(2 / 2)

加入书签

秦宴州颔首,“那大户人家有两个年岁与我相仿的公子,他们尤爱专研各类奇门遁术。他们说我这张脸太过张扬,行走在外多有不变,遂教我一则易容之法。待饥荒过去,我便充作仆从,随那大户人家的一族旁支一同周游各地。只是某日不幸路遇山匪,我跌入河中被水冲了去,与他们失散,后来意外为范兖州所救,被他收做义子。”

这番话说完,秦宴州还补了一句,“我身上确实有些伤疤,但那都是被大户人家收养前弄的。遇到他们以后,日子其实没那么难过了。”

黛黎感觉好像有哪里不对,正想再问,却听儿子说完后紧接着问她,“妈妈,您为何会在北地军中,您与秦邵宗是怎么回事?”

黛黎顿时僵住,“……这事说来话长,一时半会讲不清楚。”

秦宴州静静坐着,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不过此时念夏和碧珀回来了。

二女端来了早膳,之前黛黎在府中闲来无事,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改进了下这个时代的石磨。

此时的石磨处于石磨发展史的中期,磨齿的形状为辐射型分区斜线型,属于比以前的利索,但对此往后的八区斜线型的磨形,仍有较大的不足。

石磨的改进,受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小麦。因为脱壳后的麦粒依旧粗糙,哪怕煮熟后吃,仍会觉得卡嗓子眼。

也是这个原因,软弱润滑、口感极佳的粱饭为高门大户青睐,是有钱人的象征。

而吃麦饭的,多半是囊中羞涩的白丁布衣,又或是供予大军中万千士卒,以此尽量降低军队开销。

但如果将麦粒磨成细腻的小麦粉,其口感将一跃千里,此外还能衍生出诸如馒头、面条等物。

现在碧珀和念夏端上来的,就是汤面。不是这个时代常有的泡汤面皮,而是经黛黎之手改进后,与后世一模一样的汤面。

细细的白面条,加了肉丝和鸡蛋,洒有一小把葱花,上面还飘着一两滴金黄的油色。

放在现代很普通的一碗面,可能十块钱都不用,大街小巷随处都能找到,却令秦宴州看了许久。

有些回忆就像老照片,哪怕一遍一遍地拿出来翻看,但时间久了,边角会被摩挲得起毛起卷儿,会变得模糊不清。

一小碗汤面,重见时已然是隔世。

看完汤面,他又抬头看对面的黛黎,像是确认她还在,而后秦宴州才开始吃面。

他吃得很慢,细嚼慢咽,像是要将十年前的感觉尽数找回来,好抹去中间所有的艰难困苦。

母子俩都没有说话,气氛却半点也不僵硬。

待用完早膳,女婢入内收走碗筷。

一顿早膳的冷却时间,已让黛黎想好怎么和儿子说了。

她先主动和他说了最初,“州州,我是在校巴坠江的半年后,才通过江来到这里的。来了不算久,才四个月不到,我初到这里时意外碰到了秦邵宗,他当时还未拿下赢郡,正好需要一个女人和他一起演一场戏迷惑那个盐枭的爪牙。我不是任何一方势力的人,于是他选了我,而我借他的手找你。”

顿了顿,黛黎借着说,“风靡各州的咸石是我给他的方子,我和秦邵宗是合作关系。”

至于中间的曲折,诸如她怎么逃去太平郡,又怎么被他逮回来,以及她与秦邵宗的一年之期,黛黎觉得儿子完全没必要知道。

州州这些年已经够苦了,他不需要再有额外的负担。

“妈妈,您想离开这里吗?如果想离开,我可以帮您安排。”秦宴州忽然说。

黛黎心头一惊。安排?

州州如何安排,他有能力安排吗?

————————昨天感觉要中招,今天果然很不舒服,头晕脑胀,字一个变成俩,只能短短更了,明天再试图支陵起来[化了]对了,你们可以留意下州州对黛黎说的这一条时间线Ngimua:@u_245275,19/04/202522:03

[54]第54章:不玩了,她要掀桌\x\h\w\x\6\.c\o\m(x/h/w/x/6/点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