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2 / 2)
近来能称之为“急的”,好像没多少吧,难道是那些前往各州贩卖精盐的商队回来了?
不说全部,就说和北地不比邻的州,很可能会被连锅带盖一起端走精盐。不过舍不着孩子套不住狼,秦邵宗麾下应该也有鱼饵被吃的觉悟才对。
难不成是扬州来消息了?
黛黎一颗心不住提起,待那道身影终于出现在不远处的洞门前,她不住惊呼了声。
是胡豹,是胡豹回来了!
后来黛黎才知晓,胡豹被秦邵宗派去了扬州秦家。如果他回来了,是不是代表着……
再也坐不住了,黛黎迅速起身迎上前,同时目光往胡豹身旁偏,企图在他身后看到那道熟悉的小身影。
然而没有,直到对方走入院中、来到她面前,她都未看到任何人跟着过来。
黛黎猝地在原地站定,肌肉僵硬到生出一两分的痛。分明如今晴空万里,但在她的视野里,遮天蔽日的厚重乌云飘来,将整片湛蓝的天盖得一点不剩。
“胡兵长,是不是
途径的队伍呢(),???驛彎?げ?虎拏??()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后来我儿去了何处?”
“黛夫人。”胡豹的声音很低,细听之下有困惑和不忍,“这个老驵会口中那场与令郎的偶遇,发生在十年前。”
黛黎眼瞳收紧成针,脸上的血色一寸寸退去,“不,怎么会,怎么会是十年前……”
眼前一黑,黛黎软了下去。
本来在后面撑着黛黎的秦邵宗眼疾手快将人捞起,见她昏了过去,干脆将人抱起转身往屋里去。
院中距离偏房没几步路,秦邵宗将人送回房中,点了高个子的碧珀,“你速去把丁连溪喊过来。”
碧珀忙往外跑。
秦邵宗在榻前静立了片刻,眸光深如潭,他对余下的念夏说,“你先看好夫人,她醒后与我说声。”
胡豹止步于偏房门口,没有随秦邵宗一同进黛黎的房间。他看到上峰从屋中出来,低低喊了声“君侯”。
“确定是十年前?”秦邵宗问。
“确认无疑。”胡豹低声道:“君侯,黛夫人怎会记错儿子走失的时间点?莫不是此事对她打击太大,以至于她的记忆出现了偏差?”
秦邵宗:“可能吧。”
嘴上赞同下属的话,但秦邵宗心里并不认同。
她那时说在桃花源里不慎跌入河中,再醒来已身在蒋府,而初见时,她脚上的牛皮鞋确实湿漉漉的。如今老驵会口中的十年前,那小儿同样湿漉漉出现在河边。
秦邵宗不信鬼神,甚至因天生断眉,早年被高僧批命六亲疏远,生来克父克母克兄,故而他对谶言和所谓的高僧深恶痛绝。
但此时此刻,他却莫名相信发生在她与她儿子身上的、常理难以解释的事。
寻子一事于她而言如此重要,她那般聪慧之人绝不可能记错时间。再者,盐之提纯法如若早已出现,绝不可能埋没到现在。
丁连溪很快背着药匣来了,给黛黎把过脉以后,他皱眉道:“脉搏急促,黛夫人这是热盛内结,火热之邪内生。某给她开几副药剂,待她醒后喝下。这内热需尽快散去,否则后面可能会因此生疾。”
“劳烦从涧开药。”秦邵宗喊丁连溪的字。
药方开了,二女婢迅速去准备。一个时辰后,黛黎缓缓醒来。
一直守在榻旁的念夏第一时间发现,顿时欣喜非常,“夫人,您终于醒了,您昏睡了有一个多时辰。您如今可有哪儿不适?”
黛黎双目无光,只愣愣地看着顶上罗帐,一直没说话。
念夏不住心慌,又将最后一句重复了遍。最初黛黎依旧没反应,就当她想再去找丁连溪时,终于见榻上的女人缓缓摇头。
念夏松了一口气,给黛黎掖了掖被子,“夫人,丁先生说您热盛内结,他给您开了药,碧珀守在小庖房准备着呢,我去把药端回来。”
黛黎没有反应。
待念夏离开后,她蜷着被子转了个身,让自己背对外、面朝墙壁。好像只过了一会儿,也好像过了很久,具体的时间黛黎也说不清,她听到了脚步声。
不是念夏和碧珀那种轻盈的步子,来者步伐沉稳。能堂而皇之进她屋子的,整座府邸唯有一人。
黛黎没有转身,保持着蜷缩的姿势,一动不动。
“夫人。”秦邵宗停在榻旁。没有应声。
在秦邵宗的视觉里,榻上的女郎侧着身,拆了发髻的墨发如水淌在她的肩背上,莫名有几分羸弱。
他在榻旁坐下,“时隔十年,再找人确实不易,但也并非再无可能。”
————————丁连溪,字“从涧”。
继续猛猛求营养液[粉心]
[42]第42章:她的绝望\x\h\w\x\6\.c\o\m(x/h/w/x/6/点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