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快开门,义师来了!(1 / 2)
第226章 快开门,义师来了!
来人很快被带跟前,四十多岁,虽然穿着蒙古人的衣服,但言行举止却截然不同,自带一股傲气。
只是他文质彬彬,脸色微黑,看上手无缚鸡之力,也不知道凭什麽如此傲气。
黄台吉会说官话,开口问:「阁下是?」
「在下万历四十一年癸丑科二甲进士周文运,原为翰林院编修丶詹事府左中允,只恨朝中奸佞当道,弃儒废理,斥贬正道,这才忍辱负重,出任喀喇沁部左翼教谕.,」
阿敏丶济尔哈朗和莽古尔泰听得懂一些官话,但听不懂这些官职名称,周老夫子这番慷慨陈词,听了个稀里糊涂,不明就里。
什麽个意思?
三人用女真话叽里咕噜议论开了。
「这南蛮子说己是南朝官,要跟我们同归于尽?」
「他孤身前来,是要跟我们拼了?
勇气可嘉!」
黄台吉连忙摆手,「三位贝勒,不是的,搞错了!
他是来跟我们谈合作的。」
阿敏丶济尔哈朗和莽古尔泰对视一眼。
南朝的叛徒,投奔我们大金的软骨头,不都是点头哈腰,一副奴才样吗?
这一位怎麽比我们还要像主子?
黄台吉与周文运交涉了几句,转头对阿敏三人说。
「周文运是南朝中许多官员士子的一员。
他们不满南朝皇帝信任奸佞,胡作非为,便各自筹划,有的联络地方,意图挟民意以纠误偏;有的联络藩王,准备靖难除贼;也有在蒙古中忍辱负重,寻找外援。
周文运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官员士子,接受流配一样的贬职,远赴蒙古右翼,喀喇沁部,察哈尔部,内喀尔喀部,充任教谕,就是想寻找挽儒理于倾覆之际的明主。
他们在蒙古右翼没有找到,但发现我们大金尊儒理崇圣贤,循三纲五常,朝气蓬勃,正气凛然..」
阿敏三人听到这里,不由面面相觑。
我们有这样吗?
我们确实喜欢南蛮子,也非常欢迎南蛮子来投奔,只不过是拿他们当奴隶,谁不希望自己的奴隶越多越好?
黄台吉冲三人眨眨眼,用女真话说:「哄他开心而已,关键是让他给我们带路,大事要紧。「
阿敏三人无所谓地耸耸肩。
老八,你就继续哄他玩就好了,等事成后,你收他到正白旗当包衣,给他一份体面就好了。
黄台吉转头对周文运郑重地说:「在下大金三贝勒,从小尊儒崇理,爱读四书五经,遍翻朱子集注,无比敬仰圣贤,无时无刻都以圣贤道义约束自己,慎独丶克己丶仁爱。」
周文运捋着胡须,十分欣慰,「想不到东北荒蛮之地,还有如此仰慕圣教,尊崇儒理之人。
好!
大金尊儒崇理,匡扶正道,乃应天运之邦,三贝勒也当为救万民于水火之际的天命之人。
老夫当竭尽全力弼辅左右。」
黄台吉心中暗喜,依然正色道:「请先生不吝赐教。」
「而今昏君秉政,奸佞当道,倒行逆施,穷兵黩武,荼毒万民。
现在各地义士纷纷举事,旋转乾坤,匡扶正道。
代王在大同先举义旗,山西丶陕西丶京畿正义之士纷纷响应。就连关外漠南的蒙古各部,也秉承浩然正气,纷纷举兵呼应...
昏君气急败坏,抽调多路兵马前去镇压。
关宁丶蓟州丶宣府丶京畿等地兵力被抽调一空,新近降服的察哈尔丶内喀尔喀部以及部分喀喇沁部蒙古兵马,也被抽调去了西边,与呼应正义的土默特丶永谢布丶鄂尔多斯等部作战。
老夫与同道之士,暗地里联络喀喇沁部中顺应天命之人,只是势单力薄,苦无外援..
幸好喀喇沁左翼首领弼喇什,与大金素有往来...同时他还帮忙联络了拉斯喀布,聚集了一群正义之士,愿与大金义师联袂南下..「
黄台吉大喜,拉斯喀布是伯思哈儿的嫡脉子孙,喀喇沁部诸诺颜的代表,也是喀喇沁部名义上的大汗。
弼喇什出自朵颜卫,是喀喇沁诸塔布囊的代表。
两人走到一起,看来喀喇沁部中向金背明之士还有不少。
周文运又说道:「老夫有同僚和学生在马兰峪关做教谕丶巡军御史和千总,他们都是心向圣教的正义之士,只需贝勒领兵与喀喇沁正义之师会合,一路南下。
他俩定能说服兵卒,大开关口,迎义师入关,匡扶...「
后面的话黄台吉都听不进去了。
他心绪澎湃,无比激动。
在大金生死存亡之际,居然天降如此良机,能倒转乾坤,起死回生!
果真,大金是应天运之邦。
我,黄台吉是应天命之人。
事成之后,我可挟得胜之威,回到渖阳后逆袭翻盘,拉阿济格和多铎下马,成为大金真正的大汗,我还要改名皇太极!
黄台吉压抑着激动的心情,把情况跟阿敏三人详述一遍。
此前黄台吉只是藉助弼喇什的心腹等中间人,与弼喇什丶拉斯喀布和周文运秘密谈判C
在他得知大明发生内乱,西辽河丶喀喇沁和蓟州一带兵力空虚时,一个疯狂的想法在心里不可遏制地生长。
带兵奔袭蓟州边关,寻机破关,抄掠滦州,获得大量军械辎重;再抄掠京畿,获得大量人口和粮草。
威胁京师,迫使大明皇帝谈判,答应一系列条件,收受大批贿赂后再引兵退去。
只有这样重创大明,蒙古左翼各部才会重新成为墙头草,科尔沁之危不救自解。
大金得到大量粮草和人口补充,也会转危为安,重新振兴。
自己实力得到增强,也能让阿敏丶济尔哈朗丶莽古尔泰成为坚实的盟友,谈好条件,挟得胜之威势回到辽东,一番纵横捭阖,孤立光有实力却无手段丶资历和威望的阿济格兄弟,然后逆袭翻盘,抢回大汗宝座。
这样做,风险大不大?
肯定大!
可是到了这个地步,不冒一回险,只能坐以待毙!
黄台吉绞尽脑汁丶费尽口舌,甚至连心爱的女人都送出去,终于把阿敏三人哄到这里,现在情报得到「证实」,成功就在眼前,他如何不激动万分?
阿敏三人听完后,也欣喜无比。
真以为他们想去救科尔沁?
科尔沁都破落成那个样子,就算费尽心血救下,又能得到什麽回报?
阿敏丶济尔哈朗丶莽古尔泰跟科尔沁无亲无故的,为了一个所谓外援臂助的理由,真要牺牲自己旗丁兵马去救它?
没有那麽大公无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