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好自为之(2 / 2)
「回禀皇上,给看了。」
朱由校继续说:「坐山虎丶海东青丶哮天犬,他们三位是大明埋在建奴内部最高级别的内应,真实身份只有我丶黄先生和锦衣卫镇抚司张指挥使知道,其馀人都被保密,连他们三人互相之间,都不知道对方。
他们三人知道的建奴内情也最机密。
这次不约而同地启动紧急渠道,递送紧急密信,说明事关重大。
加上三者互相印证,应该没错了。」
孙承宗脸色凝重,捋着胡须说:「臣没有想到,黄台吉如此胆大妄为。」
「他不仅胆大妄为,还是建奴里为数不多看得深远的人。他知道,科尔沁部奄奄一息,救与不救,意义不大。」
萧如薰附和道:「皇上圣明。
科尔沁已经被打残,只剩下奥巴父子的中翼一部,明安丶吴克善叔侄的左翼一部。
其馀右翼,以及此前跟科尔沁连枝同气的扎赉特和杜尔伯特丶郭尔罗斯等蒙古部众,全部归降大明,正在接受改编。
黄台吉率建奴精锐北上,就算救下奥巴父子和明安丶吴克善叔侄,他们那点兵马根本不够兴风作浪..
明年三伯部,连同察哈尔四都护部丶蒙古右翼所部,再次征讨,黄台吉还要再救一次吗?
与其如此,不如围魏救赵...「
朱由校点点头,目光在五人脸上扫了一圈,「你们说,黄台吉此次目标是哪里?」
五人面面相觑,最后都看着黄尊素。
朱由校笑了,「黄先生算无遗策,大家都是认可的。」
黄尊素也笑了,缓缓说出一个名字,「...,黄台吉敢有这麽大胆子,必定有所依持,只是臣想不明白,他的依持来自哪里?「
众人脸色凝重,默然无语。
朱由校拍了拍座椅的扶手,「这世上总有些人,不顾国家安危,不问黎民困苦,只为心中私念,还美名其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朕看,前两个都是他们给自己脸上贴金,在他们心里想的,还是最后那一个,那是他们的根基,自然要紧。
大伴,把王化贞的密奏拿来。」
「遵旨。」
熊廷弼现在成为平辽局制置金事,督粮参政兼军法局主事。
王化贞成了礼部郎中兼制置司理藩厅蒙古局主事,明蒙一家亲的主持人。
他跟蒙古右翼各部首领的关系非常密切。
曹化淳很快拿来一封文书。
「给孙师傅五位看看。」
孙承宗五人看完后,怒不可遏。
「这些无君无父丶祸国殃民的家伙,居然敢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
朱由校指了指那封密奏,「孙师傅,诸位,你们现在还觉得,对东林党,对顽固官绅士林的打击,该收一收吗?「
孙承宗五人默然无语。
「你们看,我们刚松了一下,马上就有人迫不及待地跳出来。
或者说,他们一直在暗地里活动,丝毫不畏惧,反而更加疯狂!「
朱由校一挥手,不客气地说:「既然他们头铁,那就让他们知道,卖国通敌,是要付出惨痛代价!
什麽为往圣继绝学,只是不甘心自己既得利益被褫夺而已!
既然他们还不清醒,那就继续杀,杀到他们明白,以往那种精读朱子集注,会八股制艺写一手好文章,就可以荣华富贵的日子,不再有了!
以后必须要学以致用丶脚踏实地,为国为民丶勤勉任事!」
听着朱由校杀气腾腾的话,五人悄悄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孙承宗开口问:「皇上,那黄台吉丶阿敏丶济尔哈朗丶莽尔古泰四人率军奔袭之事,当如何处置。」
「既然来了,就不要走了。
卢象升丶曹文诏到哪里了?」
「回禀皇上,昨日来报,他们回师到了归化城,按照行程,这会应该到了宣德卫旧址,下水海(岱海)附近的土城。」
「薛中令的察哈尔师呢?」
「回禀皇上,前日来报,他们已经回师屯驻于阳和卫虎峪口以北的猫儿庄,距土城不远。「
「八百里加急,把情报通报给卢象升,命他统领开平都司骑兵主力,还有薛中令的察哈尔骑兵师,立即向东疾行...
八百里加急告诉袁可立,关宁都司的任务是守住蓟州丶山海关和锦州宁远一线,不容有失!
再集中关宁都司骑兵主力在山海关,以为预备队,随时待命。
告诉卢象升丶曹文诏丶薛中令和袁可立,建奴其他人都可以逃走,唯独黄台吉,必须给朕留下!」
「遵旨。」
「再把军情通报给乐浪都司孙传庭,西边的锣鼓敲响了,在东边的他不能干看着,叫他伺机而动!
提醒他,朕不要他直捣渖阳,时机还没到!还是老法子,剪除羽翼!长白山丶海西,大有可为。「
「遵旨。」
都安排妥当了,朱量校往座椅后背一靠,问:「诸位,还有其它要事吗?趁着大家都在,说出来大家议一议。「
杨嗣昌说:「启禀皇上,山西布政使左光斗上疏,弹劾五台山和尚,侵占田地丶隐匿人口,欺男霸女,巧取豪夺...藉口功德和祈福,敛财无数。
更大开典当质库,盘剥百姓...」
朱量校一听就神了,「左公弹劾那帮秃驴?
措辞如此世厉,看样子那些肥头大耳的混帐和尚,真把左公给气到了。
制置司,艺合都察院丶刑部,还有锦衣卫保安司,山西按察司,组成专案组,按照左公的弹劾奏章,查办五台山寺庙释门。
还有这封弹劾奏章,明发各报纸...
「遵旨!」
辽河河套地区某一处,山丘下扎有帐篷,其中一顶最大,里面坐着四人。
坐在中间的黄台吉气得脸色铁青。
两万一千八旗精锐,八月十二日拢过辽河,过巨流河,足足六天,才走了二百二十里。
这还是父汗率领的疾行如风,战无不胜的八旗兵马吗?
简直跟以前的明军快要差不多了。
阿敏和济尔哈朗没有出声,互相看了一眼,有些后悔这次的出征。
孟浪了。
莽古尔泰红光满面,丝睡了黄台吉赠送的侧福晋布木布泰,心里痛快着,觉得自己跟黄台吉在兄弟的关系上更进一层。
丝安慰道:「我们不是缺马吗?
以前我们出征,每一个兵丁至少有一匹备马。现在一个兵丁凑齐一匹战马都不错了。
又是驮人,还要驮兵甲粮草,战马不能太累着,军缓慢是可以理解的。」
丝转头看着黄台吉。
「八,你不是说,南蛮子山西大同那边闹叛乱,九边大部分兵力都调去平叛。
还有归附南蛮子的那些蒙古左翼的狗东西,都跑去打蒙古右翼,这一带连同蓟州镇都兵力空虚,怕什麽?」
黄台吉叹了一口气,「事不宜迟,时间久了,我担心会生变。」
「报!」
有牛录额真来报。
「有人求见四位贝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