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二十章 袁崇焕的小心思(1 / 2)

加入书签

第120章 袁崇焕的小心思

毛文龙率兵在鸭绿江以南,朝鲜北部地区袭扰和狙击黄台吉率领的后金抢粮队,第一份捷报,通过水路,很快传到了山海卫城,直禀平辽局和平辽都司。

孙承宗丶喻安性和马世龙大喜。

这是全面开花啊!

自从去年冬天辽南丶辽西相继大捷后,身为偏师的东江行司也打胜仗了,平辽局势一片大好!

孙承宗欣喜之馀,除了上报制置司,还下令都司各处通报。

宁远城很快也收到了这份通报。

这一日,宁锦行司制置事兼指挥副使丶宁远守备何可纲接到命令,匆匆赶到宁远城行司衙门。

进到前厅,何可纲看到里面坐着宁前兵备道丶行司制置使袁崇焕,行司制置副使兼指挥使尤世威,宁前兵备道参议丶行司制置金事兼长史毕自肃,行司制置金事兼指挥副使丶

锦州守备左辅,行司指挥事丶塔山城守备朱梅..:

行司大员们都在。

自从朱由校亲临山海关,钦定平辽局和平辽都司的职责,平辽局负责大事决策,平辽都司负责执行以及战事指挥后,各处也跟着改变。

宁锦战区的指挥权在行司,制置使丶副使和金事组成的制置处,负责决策;指挥使司负责执行和日常管理。

袁崇焕的宁前兵备道丶毕自肃的宁前兵备道参议都成了有名无实的职位,

至于民政?

宁锦行司所辖的广宁中左所城,改名凌河城,广宁中丶左卫城改名锦州城,广宁右屯卫城改为锦东城。

这三座城成三角品字形,依靠大凌河和小凌河天险,作为宁锦行司的桥头堡。

宁远卫城(兴城)背靠觉华岛,成为行司的指挥中心。

在宁远城和锦州三城之间,有一座宁远中左所改成的塔山城,是往来联系的枢纽。

宁远城与山海卫城之间,有一座广宁前屯卫改成的绥中城。

这就是整个关宁锦战区的要塞据点构成。

在七月份,孙承宗出京回镇,当即奉诏把宁远锦州一带的二十多万百姓,全部迁移回关内。部分成为滦州煤铁局职工,部分以兴农局农场安置在冀东一带。

朱由校的旨意说的很直白,辽西一带,会成为大明与建奴丶蒙古三方来回拉锯的战局,安置百姓在那里,是害了他们,也会影响驻军作战。

现在整个宁锦行司只有兵,没有民,也就无所谓民政。

行司长史毕自肃,也成了行司大管家,负责粮辐重接收和分发。

何可纲走进前厅,叉手长揖,向上司袁崇焕丶尤世威和毕自肃行礼。

在宁锦各军完成整编后,赵率教丶杜文焕丶黑云龙陆续被调走,宁锦行司统兵指挥作战的将领就换成尤世威丶何可纲丶左辅丶朱梅等人。

待最后进来的何可纲坐下后,毕自肃开口。

「诸位,都司通报的东江行司捷报,大家看到了吗?」

何可纲和其他人连连点头,他心里猜测,今天会议可能是行司对东江行司经验的」学习会议」。

自从成立平辽局和平辽都司后,这样的学习会几乎三天开一次。

学习皇上的圣谕,学习平辽局制定的战略,学习新的战略战术,学习辽西行司作战经验,学习辽南行司作战经验..:

统一思想,学习经验,领悟精神,贯彻执行..:

行司开完,宁远守备一丶二丶三师,锦州守备一丶二师,凌河丶锦东丶塔山丶绥中守备旅也要组织学习,团丶旗丶队逐级学习..:

你可以说这样的学习繁琐,有时候会让人心烦,

但是你不得不说,它十分有效果。

在何可纲看来,就跟和尚念经一样,把一些必须注意的话,来回不停地在你耳边念,

还要让你去下属耳边念,一级级往下念。

念多了你心里也信了,话里说的有些事也在心里重视起来。

念多了你也知道,什麽事可以做,什麽事努力争取去做,做了有大好处;什麽事不可以做,做了是要死人的..:

学习使人进步,多学习别人的作战打胜仗的经验,自己也能跟着进步。

只是各行司都在打仗,都打了胜仗,唯独囤积最多兵马的宁锦行司一直没有打仗,只是不停地训练丶操演和学习。

何可纲觉得十分遗憾。

组织学习的毕自肃把都司下发的学习材料念了一遍后,袁崇焕提纲领讲了一通,尤世威以下,何可纲丶朱梅丶左辅等人一一讲话,说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大家都是战场宿将,对于东江行司如何打仗,为什麽能打胜仗,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领悟。

两位书吏在旁边不停地记录。

学习完后,何可纲心里猜测着,袁指使和毕长史会不会留大家吃顿饭?

宁锦行司的补给转运现在全靠觉华岛和海运。

都司把大量物资运到觉华岛,再由觉华岛转运中心,分别用桨帆船运送,沿着大小凌河运至靠看河边的锦州丶凌河和锦东三城。

塔山城就在海边,绥中城离海也近,旁边还有条入海的六州河。

六州河虽然没有大小凌河水面宽,但三四十米宽的河面丶至少两米的水深,足以让河船驶入。

宁远城(兴城)在海边,城边也有一条河流..:

依靠海运丶水运,加上改革一新丶由熊阎王主持的平辽局军需厅,转运效率远超此前的户部丶巡抚等有司,宁锦行司各城粮草辑重不愁。

袁崇焕和毕自肃有时候会设宴招待开会的诸将,「促进感情」。

毕自肃跟袁崇焕交换一下眼神,开口道。

「学习已经结束,现在讨论机要事宜。」

机要事宜?

有什麽机要事宜?

毕自肃扫了一眼众人,授着胡须悠然地说:「冬季攻势,我军与建奴攻守易型。本官与袁制置商议,宁锦行司当要主动出击,扩大战果,为平辽大事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几经商议,袁制置和本官,意欲重筑广宁卫(北镇)和义州卫(义县)两城,以此为依托,在三岔河河西再筑两到三个卫城,把战线推前到三岔河,与建奴隔河相对。

这是大事,袁制置的意思是我们行司内部先议一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