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章 理藩蒙古和钻进渖阳(2 / 2)

加入书签

何去何从,蒙古人自己会想得很明白的。

「王化贞。」

「臣在!」

「朕决定设立制置司理藩厅,你为礼部郎中,判理藩厅都事同知兼蒙古局主事,主持对漠南漠北蒙古理藩事宜。」

王化贞噗通跪倒在地,激动地喊道:「臣遵旨!臣即谢圣恩!」

我终于也从平辽局巡视员,变成有实职的官员。

礼部郎中,那只是拿俸禄的寄职。

任职制置司才是最最重要的!

自己还是一厅副职,权柄可能比不上熊黑子,但是官阶却比他略高了!

我,王化贞,终于东山再起了!

中午,天还是阴沉如铅,大雪就像前列腺患者的尿,急切地要喷薄而出,却就是出不来。

渖阳城一片混乱。

上午时分,就有辽阳城的信使飞驰而来,通报了辽阳城被烧成一片火海的情况。

只是此时奴儿哈赤带着四大贝勒丶八旗旗主丶固山额真等人,以及八旗兵主力,去了镇北堡,

相隔三百多里,比一百五十里外的辽阳城要远得多。

现在渖阳城最大的问题不是群龙无主,而是连条大一点的长虫都没有,谁也不敢擅自做主。

论身份,可能是大福普阿巴亥最尊贵。

可她毕竟是妇道人家,留在渖阳城里那些梅勒额真丶甲喇额真们,不见得能听她的。

她只是擅长宫斗,奴儿哈赤从来没有让她接触军政事务,此前也没有让她对后金军国事产生过任何影响。

她真要是能内外通吃,也不会在另一个历史上,一年后奴儿哈赤伤重而亡,她被黄台吉丶代善等人逼得殉葬而毫无还手之力。

范文程等汉臣?

开玩笑,高贵的主子们怎麽会听从奴才们的安排和调遣。

奴儿哈赤对汉人非常不信任,此时的汉臣地位很低,只是被谨慎使用,干些文字丶帐房等工作。只有到了黄台吉继位后,才逐渐开始重用汉臣。

渖阳城里惊慌失措,虽然阿巴亥第一时间派人去镇北堡报信,但是奴儿哈赤派人回来坐镇,起码还得五天之后。

有汉军模样的四位官兵,敲响了刘兴祚的府邸大门。

刘兴祚,辽东开原人,早年因为不满被当地官吏乡绅欺压,投奔了女真建州卫老奴魔下。

奴儿哈赤颇为欣赏他,赐名爱塔,将他编入正红旗。

建立后金,刘兴祚成为仅次于李永芳丶佟养性的汉将第三号人物。

他对奴儿哈赤残酷屠杀和压榨辽民心怀不满,同时他的牛羊人口,也时常被正红旗旗主,他头上的主子代善肆意抢去。

遂渐心生归顺大明之心。

天启二年,他联系上孙承宗和袁可立,只是两人对其不是十分信任。

两位都是饱读经义的老夫子,对于刘兴祚这种人看不起,认为是反覆狙诈的「小人」,不屑打交道,但是又想利用他建立一些功绩。

用起来十分拧巴。

天启三年六月,刘兴祚意欲携复州军民反正之事,被死心塌地跟着后金的汉奸王丙告发。

接到检举的奴儿哈赤只是杀了刘兴祚的弟弟刘兴仁,同时也把告发的王丙处死。

刘兴祚机警,早早留下伏笔,让王丙的告发有争权夺利丶陷害之嫌。

自此刘兴祚被迁居渖阳城,闲置起来。

朱由校从孙承宗丶袁可立的密奏里看到刘兴祚的情况,当即指使方震孺立即与刘兴祚取得联系我可没有什麽道德洁癖。

反覆两端又如何,难道还不能允许别人有个迷途知返的成长过程?

敲了一会门,门后面响起警惕的声音。

「谁?」

「南边来的海西商人,来收东珠。」

卢象升轻声地答道。

这是方震孺的军议司跟刘兴祚约定的暗号,由卢象升掌握,以防万一,在必要时好取得内应的帮助。

类似的约定暗号,卢象升还知道十馀个,在三岔河旁的长定堡丶鞍山驿和辽阳用了四个。

等了二三十息,门后面响起另一个男子声音。

「什麽东珠?」

「发红去黑的东珠。」

「要多少颗?」

「二百八十颗。各个滚圆,大小统一!」

哎嘎,门开了,现出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激动地握着卢象升的手,摇晃了几下,招呼他们赶紧进屋。

刘兴祚探出头,左右看了看,没有发现可疑人,连忙关上门。

进到里面院子,卢象升先自我介绍,「在下直隶卢象升,字建斗,是辽阳特遣队参谋参军,这位是选锋旗旗正黑云龙,这两位是我的护卫。」

「原来是卢参军和黑旗正,你们刚从辽阳城来?」刘兴祚兴奋地问。

「对,我们刚一把火烧了辽阳。」

「太好了。」

刘兴祚激动地连连拍大腿。

「现在你们需要我做什麽?」

「我们要大闹妖巢狼穴,还请刘义士提供帮助!」

「义不容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