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不是大胜就是大败!(1 / 2)
第86章 不是大胜就是大败!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
郑芝龙从报国讲习所出来,跟着杨嗣昌一起,在南城街道上闲逛。
「京师街面,繁华了许多。」杨嗣昌感叹道。
他曾经任户部郎中,在京师待过两年,新旧对比,颇有感触。
郑芝龙笑了笑,「京师城池雄伟,但繁华似乎不及南京丶苏州等地。」
杨嗣昌哈哈一笑,「日甲对江南独有情锺。」
两人对面走过来,一人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大字。
「京东煤铁厂永固牌新式煤炉,配蜂窝煤,好用又安全!」
一人跟在后面,摇着拨浪鼓大声吆喝。
「咚咚一一!」
「京东煤铁厂的新式煤炉,好用又通气,乾净又安全,只有暖和,没有煤毒!」
「咚咚一一!」
「现在买半价优惠,明年开春恢复原价啊!包上门安装,一年售后服务。」
「咚咚—
一「现在买还送六十块蜂窝煤,一天三块煤,只需六文钱,比柴火便宜啊!」
郑芝龙说:「京东煤铁厂出的这个新煤炉,应该是课堂里摆的那个。」
杨嗣昌答:「应该是的。看上面的铭牌刻着京东煤铁厂。」
郑芝龙感叹:「居京不易,连每日烧火的柴火都要花那麽多钱买。」
杨嗣昌介绍:「没法子,京师附近的山林几乎被砍伐一空。柴火只能从更远的西山丶昌平等山林砍伐挑来卖。
玄扈公(徐光启)说,正是因为京畿一带少树木,留不住水。雨多泛滥成洪灾,雨少乾枯成旱灾..」
郑芝龙附和道:「学生在报国讲习所,还真学到了不少东西。」
前面走来一人,见到杨嗣昌就大喊道:「老师来了,学生在这里等着你。」
杨嗣昌带着郑芝龙迎了上去,那人在街边搓着手,着脚,哈着气继续说。
「入他先人的天,冻得死人。
学生一直想请老师吃顿饭,可是军校里功课多,一直没得空。今日是冬至,终于放了假。
这位是学生在军校认识的两位好友,阎应元阎丽亨,曹变蛟曹化鲤。
这位是我的老师,子微先生,也是某的湖广常德同乡。万历三十八年进士。」
阎应元和曹变蛟上前行礼,「学生阎丽亨/曹化鲤见过子微先生。」
「两位俊杰客气了。这位是我的学生刘,与南宋名将同名同姓,字奇人。这字还是他自个取的。
其父是湖广常德卫指挥使同知..,
这位是我在报国讲习所的同窗,福建南安郑芝龙郑日南。他是皇上特意从福建召进京,安排在报国讲习所读书。」
「失敬失敬!」
五人寒嘘一番,进了不远处的揽月楼。
刘说:「这家炒菜非常可口,用的都是济南运过来的菜籽油。我等吃不惯北方的面食,唯独这炒菜,勉强与跟湖广口味接近。
不过现在湖广一带开始兴起辣椒,京师这里还没见踪迹。」
「辣椒?」
「万历中年由西夷人引入南海,然后流入沿海,江西丶湖广大量种植,迅速盛行。那玩意下饭杨嗣昌授着胡须说:「西夷人还带来了红薯丶玉米和土豆,玄扈公与西夷人多有交往,说红薯而今遍种南海,玉米和土豆也有种植,但不多。
制置司农业厅有派人去寻此三大良种,以农科所培育优选,再推行各地,尤其是西北苦旱之地。」
郑芝龙说:「红薯此物,在广东福建多有种植,也有不少在两浙江南种植,确实产出惊人。某听说一亩可出上千斤。」
「多少?」刘三人大吃一惊。
「上千斤。」
「那确实是宝物!」
五人说着话,一人又匆匆赶来。
「子微先生,日南兄,抱歉,有事耽误,来晚了。哦,这三位是?」
「牧子,不晚,正是时候。我来介绍下,这位是制置司经济厅天津盐业公司经理堵胤锡,堵牧子。
这位是我的学生刘刘奇人,这两位是他在黄圃军校的同窗..:」
介绍完后,堵胤锡与众人坐下,解释道:「堵某这次进京办事,有事要向日南兄请教,便托了子微先生邀请,想不到还能与三位俊杰相会。」
饭菜上来后,五人一边喝酒吃菜,一边各自聊着。
杨嗣昌与刘丶阎应元和曹变蛟聊着戎事,堵胤锡与郑芝龙聊着东南沿海之事。
「而今东海是荷兰人,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红毛夷称霸。他们占据着大员岛,以及南海的旧港丶
巴达维亚等地,把持着东南沿海丶东倭和南海的商贸。
西班牙人,也就是佛郎机人一支,盘踞着吕宋,对荷兰虎视耽。但其国力衰败,不复万历年时盛事,有些力不从心。
此外,我还听说,在西夷老家故里欧罗巴洲,新兴崛起一股西夷势力,叫英吉利,正在跟荷兰人争夺海上霸权..:」
堵胤锡听得很仔细,最后问了一句:「大明要想广开海贸,与东倭丶南海诸国做生意,必须搬掉荷兰这个大石头?」
对,牧子老弟,至少要把大员的荷兰人赶走。
西夷人欺软怕硬,你越卑逊谦让,他越得寸进尺。你要是强硬,狠揍他一顿,他反而对你服气敬佩。」
「原来都是些贱骨头啊..:」堵胤锡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杨嗣昌这边也聊得非常投机。
「而今京里传言,皇上不在西苑,去了山海关。」阎应元试探着问道。
↑返回顶部↑